今週刊/世大運小將登場! 臺灣最速男用基本功抗低潮

圖、文/今週刊

等了30年,臺灣終於在今年7月,再次等到有選手在亞洲田徑錦標賽奪牌,而且一舉拿下100公尺銅牌,以及首面200公尺金牌!20歲的楊俊瀚,臺灣「最速男」的名號當之無愧,兩年前他才18歲,就打破全國紀錄,成爲200公尺短跑紀錄保持人,今年再下一城,100公尺全國紀錄也破了。

身爲今年世大運臺灣有望奪牌的選手之一,在跑道上意氣風發的楊俊瀚,面對媒體,幾乎是個害羞的省話王,一旦熟稔起來,和他朝夕相處的物理治療師李瑋君形容,「是沒有架子、非常會撒嬌、喜歡人家照顧的孩子!」

阿美族血統的楊俊瀚,具有運動天賦,國小時跟着當田徑教練舅舅跑步、也打棒球,最後是因爲,「跑得快,而且覺得跑步很帥!」楊俊瀚決定專攻田徑。

升上花蓮縣體育實驗高中前,楊俊瀚已經是國內中學運動會100公尺與200公尺冠軍,以及世界中學運動會的銅牌得主。少年得志,沒有讓楊俊瀚變驕傲,反而比起其他還在找人生方向同學,更加專注在「跑更快」這件事情上。

就在選手生涯屢創高峰、離奧運越來越近時刻,楊俊瀚卻在今年3月受到嚴重的運動傷害,對他而言,是最難走過的一段路程

受傷的一個月當中,不但要放棄很多比賽,也要讓拉傷的肌肉完全放鬆、接受治療,「在這段時間裡,我學習面對低潮,要怎麼正面用行動去改變。」楊俊瀚說。

從楊俊瀚念高中就認識他的經紀人張凱傑說,楊俊瀚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選手,「心智年齡比同年齡人成熟很多,個性冷靜,不容易衝動。」只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他即使遇到挫折也會壓抑情緒,需要主動找他聊。

自我突破不爲獎 練英文放眼國際

在意外受傷的期間,身旁人看見他的低潮,不敢跟他多談,但是楊俊瀚說,他的心中其實是不停在思考,受傷的原因、怎麼用行動去改變現況,「我每天都問物理治療師,爲什麼要安排這個、那個項目?」

李瑋君鼓勵他可以趁機補足其他基本功,加強核心穩定能力,「比起其他選手,他較晚經歷這樣的運動傷害,所以挫折感強烈,但他也很聰明,只要信任你,就會照着努力去做!」

走出受傷低潮的第一場比賽,楊俊瀚旋即在亞洲田徑錦標賽拿下臺灣史上第一面短跑金牌。面對掌聲包圍,他很誠實地說,「以前也會追求輸贏、成績,但最近我才真的開始覺得要追求的是自我突破,不是爲了拿獎牌

(閱讀全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77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世大運「跨欄王子」 力拼最後一個金牌 二度拒絕好市多!他做出世大運最強聖火 他拍出世大運瘋傳片 網友直呼「救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