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碩 穩坐隱形眼鏡股獲利王

晶碩近年營運概況

晶碩(6491)繼去年EPS以22.03元躍居隱形眼鏡獲利王後,率先公佈的今年第一季EPS也有4.83元表現,預計仍是族羣獲利之冠。晶碩看好解封后的商機,近日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在32億元內購置土地及廠房,爲下一波的成長力佈局。

晶碩第一季合併營收14.59億元、年減1.93%,營業利益4.1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3.38億元,雖低於去年同期的3.66億元,惟因3月合併營收5.17億元創同期新高,法人預估在解封效益顯現下,全年營運將可延續成長曲線。

此外,晶碩董事會近日公告,將辦理上限800萬股現金增資,用於購置土地及廠房,將授權董事長於32億元額度內處理相關事宜。

法人指出,隨着中國大陸代工市佔比例高,受惠對岸解封后需求開出,晶碩第二季業績將重拾成長。晶碩在積極擴產下,今年龜山廠月產能將上看1億片,大溪廠也可望開出月產能2千萬片,另晶碩啓動越南投資計劃,預計最快二年後就可見到越南新廠投產。

後疫情時代來臨,隨人羣重新外出,配戴隱形眼鏡需求加溫,隱形眼鏡族也受到外資青睞。晶碩和視陽(6782)都因較早佈局矽水膠材料領域,被視爲大贏家,獲法人調高買進評等,晶碩目前股價來到434元,已擠下藥華藥成(6446)爲股後,僅于于股王保瑞(6472)的730元。

晶碩近年來積極切入矽水膠銷售市場,目前已取得歐盟、日本認證,並以長週期產品爲主,而短週期的日拋產品預計於今年底取證,相關產品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推出。

法人指出,矽水膠產品去年佔晶碩營收約5%,今年上看7%,有望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

法人表示,晶碩今年在大陸、日本、臺灣三大市場皆有成長,其中大陸因基期低、成長幅度最高,日本與臺灣市場也有望雙位數成長。晶碩去年共投入5.76億元的研發費用,進行新產品開發及生產技術提升,目前除開發具散光、多焦及紓壓功能鏡片,及全臺首款保存液含有維他命B2成份的產品認證外,也拿下大陸首款非球面產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