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星辰大海!央視紀錄頻道五一講述百度地圖採集員的心路歷程

百度地圖數據採集員又又又又上電視了!繼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揭秘各項採集“黑科技”、央視網絡春晚上分享一年350多天都在路上的生活之後,這個五一假期,又有一位百度地圖的實景地圖採集員祝自臣登上了央視CCTV-9紀錄頻道的《Hi新職業》節目,講述了他在採集地圖數據過程中追逐“詩和遠方”的故事。

(圖:央視CCTV-9紀錄頻道《Hi新職業》節目報道百度地圖實景地圖採集員)

《Hi新職業》是央視CCTV-9 紀錄頻道在今年五一全新播出的一檔有關職業的紀錄片節目,通過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新職業和個體,如何創新思維,擁抱變化,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展現中國經濟社會脈搏有力跳動。去年國慶旅遊旺季前,爲了讓自駕遊雲南用戶能根據真實道路環境提前規劃路線,百度地圖的實景地圖採集員祝自臣前往雲南熱門旅遊城市採集數據。他一路駕車從香格里拉市到德欽縣,途中既有盤山公路,也要過原始森林,採集區域覆蓋大半個迪慶藏族自治州智能化的地圖數據生產方式,讓他的採集全程高效進行。

(圖:央視CCTV-9紀錄頻道《Hi新職業》節目報道百度地圖實景地圖採集員)

在實際採集過程中,對於道路數據祝自臣只需平穩行駛,採集車車頂設備會直接記錄下所經道路的影像信息傳輸車載電腦內,並在任務結束後,統一匯交到總部。徒步路線則要靠全景採集揹包上陣,揹包上部有采集頭、魚眼鏡頭單反相機,保證全景圖的高度清晰。下部包含工業電腦和慣導系統,實時進行信息採集與處理工作,平均每五米便能拍攝一張全景圖,還能即刻呈現影像。

(圖:百度地圖全景採集車)

(圖:百度地圖全景採集揹包)

據瞭解,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地圖數據採集都是一個苦力活,從發現路標路牌到記錄重要座標,所有工作都由人力完成。不僅時間冗長效率低下,無法適應我國各地快速發展的道路變化,在採集西南等地區數據時,還要面臨惡劣天氣與複雜路況的多重考驗。

百度地圖在過去幾年不斷強化數據採集能力,通過專業的採集人員和設備,加之AI技術加持,讓地圖數據採集不再是“慢功夫”。自2013年搭建自採隊伍以來,百度地圖已組建起中國規模領先、AI技術頂尖的數據製作團隊。團隊擁有300輛專業採集車,與室內圖採集揹包、全景採集揹包、全景採集無人機等專業設備。車輛採集員、步行採集員等不同工種配合不同裝備,既能採集開放區域的道路、街景,也能採集封閉區域的景區、公園,甚至連高海拔地區和山川河流的數據採集也不在話下。如今,第六代一體化採集車也已全面投產,爲採集工作提供硬核支持。

另一方面,百度地圖的數據採集模式也從“區域性定時性的計劃採集模式”轉變爲了“動態的AI智能更新”。AI化地圖數據生產包括信息獲取、數據採集、數據生產、動態修正四大環節。在這四大環節中,百度地圖首先要基於每天數億條軌跡數據、遙感數據和互聯網數據第一時間感知現實中的道路變化;其次,要實時調度採集車輛前往現場採集,並通過端雲協同回傳數據;最後再通過圖像識別等AI技術對數據進行動態修正,快速更新道路數據庫

在新一代數據生產模式下,百度地圖90%的數據生產環節都實現了AI化,道路里程覆蓋超1000萬公里,生產效率較傳統生產工藝提升30倍以上。全景地圖經過8年的潛心“修煉”,全景照片已突破13億張,覆蓋了國內95%以上城市的主幹路網,實現50萬商家入駐。基於豐富的全景數據,百度地圖在公交路線規劃終點、步行導航終點、POI找點、周邊探索等場景中都提供了獨家全景服務,讓用戶所看即所得,出行更便利。同時,百度地圖也憑藉海量的大數據積累,爲廣大生態合作伙伴打通了智能化升級路徑,讓交通、物流、生活服務等行業邁向發展的新格局

眼下正值五一小長假,我們每一次順利的駕車出行、在景區裡每一次跟着AI導遊賞景,都離不開百度地圖數據採集員與AI技術的“提前探路”。他們不僅記錄了祖國道路日新月異的變化,更爲用戶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