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受訪者表示 實施市場定價後停車費大漲

停車場建設管理規定聽證會上,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談到小區停車費時表示:

如恢復政府指導價也不是要一刀切

何小敏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

8月1日起,《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網上立法聽證會舉行。歷經三天的網上交流互動,聽證會在昨日最後一天迎來了高潮。

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停車泊位是多好還是少好?陳述人分爲兩個陣營,在市人大常委會大堂上演面對面交鋒。住宅區停車費該適用市場調節價還是政府指導價?來自行業的代表居民代表,一邊主張市場調節,一邊則認爲政府不管不行。市住建委物業副處長張濤建議,住宅區停車費如恢復實行政府指導價不是要一刀切,要有所區分,地方法可以對住宅停車場作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價格怎麼細分由相關的主管部門制定細則

聽證會現場,

談什麼?

焦點1

中心城區城市道路泊位設多少合適?

廣州中心城區各區街道自行管理的人工收費泊位再加咪表泊位,共有3.6萬個左右。公衆對中心城區施劃城市道路泊車看法不一,是應該充分利用道路資源滿足停車需求?還是停車入庫還路於民?這成了昨日聽證會辯論的焦點之一。

正方:不應取消而是完善管理

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國璠代表正方發言認爲,應在不影響城市交通安全的情況下,多劃車位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多劃還是少劃,應當有一個量化標準,比如路寬多少以上才能劃、路寬多少以下不能劃。”他認爲,路內停車保持3.6萬個泊位是合適的,取消路內停車不切實際。

潘國璠認爲,廣州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將目前多頭分散以及不規範的城市道路管理片段改變爲統一管理,政府應該明確城市道路停車管理主體,明確違停的執法和協管機構,充分學習借鑑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儘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成立事業單位型的專門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科學設置、合理引導,實行收支兩條線,避免廉潔風險,取消現金支付,杜絕收費漏洞。

反方:少劃泊位道路本質是通行

人大代表、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教師曾麗晴代表反方發言。她認爲,道路的本質是通行,少劃車位以保障道路暢通爲原則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且中心城區很多路段本就不寬敞,多劃停車位只會使本就擁堵的城市交通更加擁堵不堪。

“多劃停車位以解決停車難問題還有失社會公允。”曾麗晴表示,城市道路泊位是社會公共資源,將路內泊位免費開放給一部分擁有私家車的人使用,有失社會公平。同時,一味從考慮滿足不斷增長的停車需求來解決停車難問題,最終會把廣州變成一個大停車場。“在中心城區解決停車難問題要改變思維更新觀念,勇於探索新方法。”曾麗晴一方認爲,解決之道在於倡導錯時共享停車,解決“結構性閒置”,建設機械立體停車場、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及倡導綠色出行等。

焦點

2

小區停車費實行市場調節價還是政府指導價?

目前,廣東省發改委正就《廣東省定價目錄(修訂稿)》徵求有關意見。廣州市住宅區停車費是應當實行市場調節價還是政府指導價,引發市民熱議。

業主有無選擇權?多人喊難

針對小區停車費價格上漲問題,有居民代表直指開發商利用優勢地位定價唯利是圖。但在潘國璠看來,城市核心地區停車費的上漲,是此前實行政府指導價13年後的反彈。

小區停車費太貴,車主怎麼辦?Airparking共享停車CEO馮志東認爲,車主有選擇權,通過市場的供求關係、通過選擇權來決定,如果真是天價收費,完全可以選不停,或者選擇其他替代的出行工具。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陳家祠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區燕明則立場鮮明地表示,住宅區機動車停放服務看似是一個市場,但市場競爭並不存在。她說:“人們住在哪個小區,就會把車放在哪個小區,各個小區的停車服務不會形成有效的競爭,消費者也不會貨比三家。只要你想停車,只能被迫接受小區的停車價格。”有居民代表補充認爲,假設將車停在小區外幾公里,這樣的“選擇權”並不現實,也許停在其他小區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指導價合不合法?各有看法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子殷認爲,作爲住宅區車位權屬人,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車位業主都有出租定價權,政府無權定價。《價格法》也規定省級以上政府纔有權確定指導價,而且國家在指導價目錄中已剔除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標準。即便重回指導價,必須由省政府重新將其納入指導價目錄並經國務院批准。

但在廣東正大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錢洪亮看來,根據《價格法》規定,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執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他表示,目前在廣州中心城區,居民小汽車持有量巨大,根據統計已達260萬輛,住宅區停車已經成爲與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民生事項,民生性遠遠大於商業性。且《物權法》規定,在建築區域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實行指導價有其合法性

建議對開發商作必要限制

“當你從一個租客變成一個車位的業主,而又需要出租車位的時候,你會不會嫌政府指導價過低,又反過來要求指導價重回市場調節價?”鄭子殷說,與其來回拉扯惡性循環,不如尋找新的方式,在市場競爭不充分、交易地位不對等的價格領域中,引入議價規則、價格行爲規範和指南、合理引導價格行爲。

市住建委物業處副處長張濤表示,在價格放開後,他處理了很多相關問題,儘管住宅小區的車位功能首要是滿足業主停車需求,但現實是價格放開後很多小區車位的停車費大幅攀升,在處理過程中,有的開發商根本不跟業主談,他們認爲“車位是我的,我有產權”,加上很多小區沒有業委會,使得業主處於弱勢地位。他認爲,應當對開發商權力作必要限制。“不是說住宅(恢復)實行政府指導價是所有一刀切,要有所區分。”地方法可以對住宅停車場作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價格怎麼細分由相關的主管部門制定細則。

聽證會開完,

然後呢?

研究採納陳述人

觀點和網友意見

截至昨日下午5時,本次立法聽證會曝光量3.69億,點擊量多達1508萬,總投票數7.3萬次,網友共發表評論1454條。廣州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和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表示,網友對聽證事項、法規草案和聽證方式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本月底,市人大常委會將對《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10月底進行第三次審議。會後,法制工委將根據《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聽證辦法》提出本次立法聽證會的聽證報告書,印發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和法制委會議作爲立法決策的重要依據。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郭蘇瑩 通訊員 粵消宣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一連4天在網上舉行《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立法聽證會,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

據瞭解,廣東省消委會去年進行的“廣州地區住宅小區停車收費服務調查”結果顯示,約九成受訪者反映實施市場定價後停車費大漲,受訪者最贊成“政府指導價並設定上限”。

消委會調查

約九成受訪者反映 市場定價收費大漲

據瞭解,有關住宅小區停車收費價格管理問題,廣東省消委會從去年開始就高度關注。針對消費者對廣州住宅小區停車難、停車貴的投訴或反映,爲全面掌握住宅小區停車收費服務矛盾程度,去年8月起,省消委會開展廣州地區住宅小區停車收費服務調查。調查發現,廣州住宅小區停車收費存在漲價成趨勢、提價過程不規範、價格服務不相稱、安全保障不到位等問題。

而在對近1600名消費者的調查訪問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反映住宅停車“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值得注意的是,約九成受訪者反映實施市場定價後停車費大幅上漲。其中,逾六成受訪者反映漲幅超過50%,三成半反映漲幅超100%。而車輛保管服務定價方式調查中,有近四成受訪者贊成“實行政府指導價並設定上限”。

住宅小區停車收費 不宜全由市場決定

廣東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現階段,住宅小區停車收費完全由市場調節定價條件並不成熟,也不是最好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住宅小區停車保管服務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和服務。普遍情況下,消費者選擇了哪個小區居住就等於選擇了哪個小區的停車服務,該服務對消費者來說具有唯一性、無可選擇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住宅小區停車場在經營上缺乏市場競爭,存在一定的壟斷。

省消委會表示,對於小區停車收費管理,全國各地的方法並不一致,目前部分地區還是實施政府指導價。

焦點關注

爲何市場調節定價條件不成熟?

原因一:小區停車位產權結構複雜

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宅小區停車位產權結構複雜,不同產權車位定價調價法理基礎不同。從停車場物權屬性分,現有停車場可分專有產權和共有產權兩類。

其中,專有產權又可分爲業主專有和建設單位專有兩種。建設單位專有產權,可由建設單位依法自定用途,自定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定價。業主專有產權物業,則由業主自行決定。共有產權又可分爲業主共有和其他共有,情況更加複雜。業主共有物業由業主共同行使決定權,在考慮適當補償其他業主後,如僅對業主開放停車,則可以由業主委員會自定價格。其它共有物業,依據其產權情況,依法由產權所有人決定對不同使用人的收費標準。

原因二:業主委員會目前普遍缺位

省消委會調查顯示,目前各住宅小區普遍沒有成立業委會,居民社區自治意願和能力較低,現有物業公司代理管理合法性存疑。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分析,在業委會普遍缺位的情況下,“雙過半”政策的落地執行缺乏必要的組織基礎。與此對應的是,各住宅小區普遍由建設單位附屬的物業公司代管,物業公司自作主張將其他用途場所改建爲停車場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具備收費的合理性,並可能侵犯業主其他權利。

省消委會表示,如果停車場物業產權不清晰又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引,“一刀切”完全由市場調節定價,必然形成物業公司“一家說了算”的局面,極易引發消費糾紛和社會矛盾。

原因三:小區停車場處於壟斷經營

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住宅小區停車保管服務,不同於一般的服務商品。該領域具有商品唯一性、經營壟斷性等特點,缺乏市場競爭,處於壟斷經營,消費者沒有選擇的餘地。因此,該類消費不宜完全市場化,由市場來決定價格。

“我們認爲,目前條件下,住宅小區停車收費完全實施市場調節定價條件不成熟,也不是最佳方式。”該負責人表示,消委會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重新評估停車場收費定價管理“新政”,廣泛聽取消費者及社會各界意見,針對不同停車服務性質特點,分別制定價格政策,實施分類價格管理。尤其是小區停車收費,要確保市場平穩過渡,確保消費安全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