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外的金正恩!年輕且開放 試圖打造全新金氏王朝

北韓金日成廣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佩翊/採訪報導

南北峰會即將在本週五登場,隨着南北韓互動越發頻繁,北韓這個帶有十足神秘色彩的國家未來的發展,同時成爲全球矚目的焦點外界對於北韓與金正恩有一定程度的想像:窮困、落後、恐怖,但真實的北韓究竟擁有什麼樣的面貌呢?長期帶團前往北韓的欣秀旅行社朝鮮業務代表簡士強表示,北韓人民的生活並沒有外界想的這麼「可怕」,以2018年來說,是他經營北韓旅遊十幾年來,「氣氛最好的一年」。

全球都在關注南北韓動向,那麼與外界連結相對封閉的北韓國民,對於南北韓峰會、川金會真的如外界所言,一無所知嗎?簡士強認爲,其實大部分的北韓國民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相較於南韓民衆,北韓居民受到教育環境影響,對於統一意念更加強大,深信統一纔是兩韓最終應該完成的方向。

一改先前極端態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2018年大動作高喊無核化,承諾放棄核武。北韓在憲法明文提到,國家擁核是合法行爲,國民對於國家長期發展核武的確也抱持着「正面」的看法。簡士強提到,北韓的國民認爲,「會被美國欺負的國家,就是沒有核武的國家」,國家(北韓)必須擁有核武能力,才足以對抗美國。

▲ 北韓平壤主體思想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金正恩由於上任後,不斷進行核試驗、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引發國際社會強力譴責,聯合國安理會更因此聯合會員國對北韓進行制裁行動,試圖以斷絕北韓經濟來源來「懲罰」金正恩。外媒報導,金正恩近日做出種種異於往常的「友善之舉」,間接可以證明制裁行動有一定的「效果」。

長年耕耘北韓旅遊市場的簡士強認爲,制裁行動影響到的層面是國家而非民衆,以他所看到的北韓,國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整體民生與以往並無太大差異。他同時表示,常常看到媒體報導北韓民生困苦,因此也曾請當地的導遊去深入瞭解,但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刻苦」。他笑着說,「有時候我都在想,媒體說的那個北韓,跟我去的北韓是同個國家嗎?」就是因爲他眼中實際看到的北韓,「很不一樣」。

▲ 北韓平壤凱旋門。(圖/路透社)

兩韓的交流越發熱絡,對於已經停辦三年的離散家屬團圓似乎也有了新的曙光。對此,簡士強認爲,透過兩韓近期的互動,相信兩韓再度舉辦離散家屬團圓活動並非難事。而有關於北韓旅遊難度是否降低,簡士強則表示,「北韓旅遊從來都非難事,應該是說交通路徑會變不同。」臺灣目前每年至北韓旅遊的旅客高達2000人,相較於他剛開始經營時的200人,已經翻了10倍。而國人到北韓旅遊有多種交通方式,基本上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先前往中國瀋陽轉機飛往平壤,或是從丹東轉搭火車。往後如果北韓的交通更加開放,那麼民衆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簡士強提到,外界對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抱持着「既瘋狂又可怕」的形象。深耕北韓旅遊十餘年,同時經歷金正日與金正恩執政時代,他直言,「金正恩沒有外界想的這麼可怕!」在推廣觀光方面,金正恩與父親金正日有很大的差別。金正恩上任後,取消訪北韓旅遊人數上限,積極開放觀光旅遊,更設立獎勵制度,只要認真推動國內觀光,經手旅客數最高的單位更能獲得獎金,由此更能看出年僅34歲的金正恩,是如何以年輕且開放的思維經營北韓,試圖創造與祖父、父親執政時期全然不同的「新北韓」。

▼ 金日成、金正日銅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