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成駭客攻擊破口 臺灣網路攻擊量單月增17%

網路安全廠商Check Point發佈最新研究,今年四月~五月期間,亞太區的網路攻擊增加了53%,其中臺灣排名亞太區第五,增加17%,與去年同期相比,亞太區整體於五月的網路攻擊數量驟增168%。目前平均每間企業每週遭到1,245次攻擊。增幅最大的惡意軟體類型是勒索軟體和遠端存取木馬(RAT),與今年年初相比,兩者在五月均增加26%,而銀行木馬和Infostealer也提升10%。Check Point表示,主要是因爲近期亞太區實施新一波居家辦公計劃攻擊者有更多的安全漏洞可以利用,此外,「滾雪球效應」也是其中一項攻擊事件增加的重要原因,當亞太地區的網路攻擊成功機率越高,就有越多的攻擊者鎖定該區域

Check Point報告指出,亞太區網路攻擊增幅排名依序日本(40%)、新加坡(30%)、印尼(25%)、馬來西亞(22%)和臺灣(17%)。新冠疫情也讓亞洲主要經濟體的成長趨緩,世界銀行指出受各地封鎖政策影響,亞太地區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受到重大打擊,其中東南亞受影響最大。艱難時刻犯罪率通常容易上升,而網路攻擊也是犯罪的其中一種形式

例如,日前日本最流行的交友軟體Omiai伺服器遭攻擊,約170多萬使用者個人資料外泄,包括爲證明年齡而提交的證明文件如駕照和護照印度美樂近期也遭到網路攻擊,1.8億使用者資料被放在暗網上兜售。

其中,網路攻擊數量增幅最大的行業包括公用事業(39%)、網路服務供應商/託管服務供應商(12%)和軟體業(6%)。Check Point建議異業,應該具備新型態的資安思維,包括如隨時保持安全狀態,即時在所有系統和軟體中安裝最新修補程式。企業網路應進行分段防護,並於區段間安裝防火牆和入侵預防系統,防止病毒在整個網路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