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葉金川:生病,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課

出處:康健雜誌203期作者/葉金川圖片/康健雜誌

電視上,看到李開復侃侃而談,他得到淋巴癌,經過治療及休養17個月後,復出工作,詳述他人生和工作態度的轉變。

我想,我似乎也應該寫下我的情況,一些我主觀自覺的改變。去年年底,我得到和李開復同一種癌症,但我很幸運的是我早發現,是第二期,前後治療時間大約半年,包括兩邊眼睛開刀、電療標靶治療。民國104年6月25日做完最後一次的標靶治療,應該算是痊癒了。

而在治療期間,我沒有告假休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我生病了。今年6月底時,我辦了一個生日派對,告訴大家我生病了,但同時也告訴大家我好了!

那天是我滿65歲的日子,生病治療結束和年滿65歲剛好在同一個時間點,心態上的改變到底是因爲生病、還是因爲滿65歲?其實我也很難區分清楚。

我最大的改變是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定位調整。一直以來,我都以工作爲重,現在學會了把工作步調放慢,儘量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這並不代表工作從此就不重要了,現在我的工作動腦動手,我想好要做的事,溝通交代清楚就授權給同仁去執行。

目前對於我主持的血液基金會來說,最重要的是人才招才訓練,授權同仁去完成該完成的使命與任務。組織要有目標方向,要改變格局文化,要有士氣向心力,這是我的工作,但我引導,不必我去執行。

陣子,我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大概有三個禮拜之久。在以前我是不會這樣做的。這次就是想給同仁自己run看看,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能自動自發的完成每一件既定的工作;沒有一個機構會因爲少了任何一個人就會倒的,所以我先學會了放下。

生活上的改變更明顯,我現在不喝烈酒啤酒、紅白酒香檳等…偶爾小酌一點,但喝的少了,以前一開喝總是半瓶高梁、一瓶紅酒以上;牛羊也不常吃了,以前美牛烤羊可是我的拿手絕活;以前我不喝茶的,現在也改喝茶;我原本就有在運動,但現在會更固定規律的去運動;原本臺北花蓮兩地跑,現在也比較少去花蓮了,減少兩地奔波的舟車勞頓;我沒有放棄我喜愛的廣播這個工作,只是把錄音室改到臺北來。做一個作家和一個廣播人,是我的夢想,這是不可能放棄的;教職也沒有完全放棄,慈濟我沒有開課,但會回去助講。

我本來就反煙,現在我更想擴大到防癌,特別是癌症的篩檢;煙、酒、檳榔的防制工作算是健康促進的工作;但癌症篩檢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有些癌症是要靠早期篩檢纔能有效防治…【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03期】

延伸閱讀:

葉金川✕小野:認真面對死亡、持續懷抱夢想,創造自己的逆齡時代!葉金川:請讓我活得精彩、走得帥氣葉金川:你要制定短期計劃,珍惜每一年的光景、享受生活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