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一件大事是...Google簡立峰:無人車

▲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左起)與TSIA理事長哲家。(圖/TSIA提供)

記者周康玉新竹報導

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下一件大事(next big thing)--無人駕駛車 (AI on Car),他認爲無人車不只是產品,而是改變世界原動力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昨(27)日舉行年會,會中特邀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擔任keynote speech嘉賓,講題爲「人工智慧未來趨勢」;同時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主持「AI時代挑戰機會論壇科技陳良基部長中研院院士孔祥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Google Taiwan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與談。

簡立峰並透露,Google已經訂購82000臺自動駕駛車,將用於租車業。整體來說,這些自駕車不是馬上出現在民衆眼前,但確實已經出現在世界上某些地方

簡立峰表示,目前自駕車仍遭遇許多挑戰,包括GPS的困難,或者AI車不太容易洗,因爲很多sensor,他笑稱「最好乾洗」;但他認爲,自駕車不會因爲這些困難就無法上路,因爲市場需求太大,因此只要某些路可以開就讓他上路了。

簡立峰指的自駕車需求,是根據全球車禍數據,全球每年有100萬人死於車禍,美國一年則有37000人、臺灣有3000人因車禍死亡,根據研究,AI車或自駕車,會比人駕駛安全,因爲此需求,自駕車需要早點上路。

人類進展AI到第二波

根據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定義,早期第一波AI是所謂的專家系統(如稅務軟體),進展到第二波的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可由累積的大數據執行各種分類預測任務;未來第三波AI將具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人機合作關係更加深化,簡立峰指出,目前人類已經進入到第二波AI。

此外,在座談會引言中,蔡明介指出AI對人類的工作生活將帶來巨大的影響,未來人類將與人工智慧共存成長,進入協力完成工作的新時代。

蔡明介以美國「電子復興計劃」爲例,指出即使是世界領先國家在這場賽局中也不敢怠慢,透過強化IC半導體技術的創新研發,在AI發展上爭取領先的地位證明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是人工智慧世代重要的推進器,也是落實智能技術在各個場域運用關鍵

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無論是演算法、數據品質以及運算架構,都有重重難關待突破,因此科技部推動臺灣自制 AI 超級電腦「臺灣杉二號」,並推出「半導體射月計劃」,就是希望引領產業界朝向 AI 努力。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左1)主持AI論壇。(圖/TSI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