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麼是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21日表示,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目前已擴散至92個國家。那麼,德爾塔毒株具有哪些特性?目前傳播情況如何?如何防範?

傳染性增強

這一毒株最早於2020年10月在印度被發現,起初被媒體稱爲“雙突變”病毒。據印度衛生部今年3月底公報,由10個實驗室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採集的樣本中發現,這種新的變異毒株攜帶E484Q和L452R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逸和傳染性增強。這一變異毒株被世衛組織命名爲B.1.617,並在5月31日用希臘字母δ(德爾塔)命名。

印度阿育王大學特里維迪生物科學學院院長病毒學家沙希德・賈米勒接受印度《西隆時報》專訪時介紹說,這種變異毒株叫“雙突變”不夠準確,B.1.617總共包含15處突變,有6處發生在刺突蛋白上,其中又有3處比較關鍵:L452R和E484Q突變發生在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的區域,L452R提高了病毒侵入細胞的能力,E484Q有助增強病毒的免疫逃逸;第三處突變P681R也能使病毒更有效地進入細胞。

這些突變的綜合效應使病毒能部分避開一些中和抗體,傳染性增強。

傳播已廣泛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範凱爾克霍弗表示,最早在英國被發現的阿爾法(α)變異毒株已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而德爾塔毒株比阿爾法毒株更易傳播。

目前已有92個國家和地區檢測到德爾塔毒株傳播,其中80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的是B.1.617.2亞型,12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的是B.1.617亞型。今年5月,世衛組織已將德爾塔毒株列入“需要關注”的新冠變異毒株。

德爾塔毒株的致病性是否增強?目前科學界並無統一看法。美國國家過敏症傳染病研究所長安東尼福奇近日表示,德爾塔毒株比目前美國最常見的阿爾法毒株導致重症機率更高。蘇格蘭的一項研究也提出,德爾塔毒株有可能增加患者入院治療的風險。但世衛組織認爲,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德爾塔毒株會導致新冠致死率上升。

疫苗仍有效

最近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接種新冠疫苗後針對德爾塔毒株產生的中和抗體滴度有所降低。但多國專家認爲,目前接種疫苗還是有效的,至少可以預防重症和減少死亡。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5月發表報告說,研究人員分析4月5日至5月16日之間的數據發現,接種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第二劑兩週後,防止感染德爾塔毒株後出現症狀有效率仍有88%。如果接種的是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的疫苗,防止感染德爾塔毒株後出現症狀的有效率也可達60%。

範凱爾克霍弗警告稱,雖然疫苗針對目前的病毒仍有效,但將來病毒仍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突變,從而導致疫苗實際上失去效力,這正是人們需要確保預防的情況。爲此,應儘量避免和減少病毒傳播,因爲病毒傳播得越廣,變異機會就越大。

印度科學與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免疫學家維妮塔・巴爾強調,無論是針對哪種新冠病毒,“接種疫苗總是讓你處於一個有利位置來對抗感染”。(執筆記者李雯;參與記者:劉曲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