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玫瑰豔麗詭秘 情迷德國"公主間諜"

(以下各圖均可點擊放大)

史夏德稱,儘管已經盡了很大努力,但他仍然覺得無法傳遞她的睿智和狡詐於萬一。他稱她是“最完美的間諜”,儘管當時英美情報機構明知,她竊取的情報給希特勒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他們根本無法知道她是如何獲得那些情報,並將它們傳遞出去的。一切都是個謎!

(以下各圖均可點擊放大)

英報巨頭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斯蒂芬妮·馮·霍恩洛亞,1891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當時她的名字叫斯蒂芬妮·裡切特。馮·霍恩洛亞是在她嫁給一個奧地利貴族後,隨的丈夫的姓。她雖然稱不上絕色美人,卻也姿色出衆,風彩照人,而且她身上有一股獨特的氣質,能一下子將男人的目光吸引住。年輕時,在維也納的沙龍裡她就成了衆多花花公子和貴族追逐的對象。

上世紀二十年代,在她嫁給霍恩洛亞幾年後,由於與丈夫產生隔閡,斯蒂芬妮孤身一人離開奧地利,來到倫敦。她的風度和美貌立即征服了倫敦的社交界。   英國《每日郵報老闆羅瑟米爾子爵對她情有獨鍾,在他的熱烈追求下,她終於成了他的情人。爲博斯蒂芬妮的歡心,1932年,羅瑟米爾還跟她簽了一份合同,聘她爲《每日郵報》的社會版記者,給她開出了比當時所有記者都要高的薪水———每年5000英鎊,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此外,如果她真寫文章的話,還會另外發給她不菲的稿酬。   希特勒稱她“我的公主”   1933年,她到德國採訪,在柏林的一次集會上,她跟希特勒相遇了。她的談吐和氣質一下子吸引住了當時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憑直覺他知道,這個女人對他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他用世上最美的語言讚美她,甚至稱她爲“斯蒂芬妮公主”,並要求手下的納粹黨徒也都這麼稱呼她。   二戰前夕,希特勒最想得到的就是有關英國的各種情報。但由於英國的防守嚴密,他派去的間諜往往有去無回,甚至被英國情報機構策反。

當希特勒得知斯蒂芬妮是位“英國記者”時,心中便開始設想斯蒂芬妮將來在英國爲他工作了。而在得知她還認識《每日郵報》的老闆羅瑟米爾子爵時,希特勒更是大喜過望。因爲,在他剛剛發跡執掌德國政權時,《每日郵報》的老闆羅瑟米爾子爵曾給過他很多的輿論支持,對他的納粹政權制度大加讚賞。他跟羅瑟米爾子爵也曾有過書信交往,但一直未能謀面。於是他立刻要求斯蒂芬妮給他安排一次與羅瑟米爾的秘密會面。   1934年12月,希特勒和羅瑟米爾在柏林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羅瑟米爾毫不隱諱地向希特勒表達了自己對他的崇拜。返回英倫後,斯蒂芬妮成了希特勒的秘密間諜。

情敵吃醋,查出她是“猶太女人”   研究顯示,希特勒跟斯蒂芬妮公主有着一種“奇怪的關係”,這使得希特勒的另一位女間諜尤妮蒂對她大爲嫉妒。她通過蓋世太保調查斯蒂芬妮的祖籍,發現斯蒂芬妮竟是個帶有“猶太血統”的女人。她將此事告訴希特勒的一位高級助手,讓他將此事轉告元首,因爲斯蒂芬妮根本不值得元首“如此關心”。

該助手經過調查,認爲斯蒂芬妮是個專業的“敲詐犯”,當年她嫁給奧地利貴族霍恩洛亞,僅僅是敲詐成功,令霍恩洛亞不得不娶她而已。儘管兩人都向希特勒發出了警告,但希特勒並不把這些警告放在心上。即使當該助手指出,如果他跟一個猶太女人保持如此親密的關係,將會對他的“遠大事業”造成負面影響,這個女人最終會毀了他,就像她毀了其他男人一樣,希特勒仍然不爲所動。   也許只有希特勒知道,她不僅不會毀了他,而且還會給他以“巨大幫助”。他憑感覺知道斯蒂芬妮對他是忠誠的。當該助手再次警告他時,希特勒說:“蓋世太保已經調查過她的父系,她是正統的日爾曼血統。”   偷情副官被“元首”流放   1936年,斯蒂芬妮和希特勒的一位副官馮·瓦德曼上校相遇,一見面,馮·瓦德曼就墮入了愛河,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瞞着希特勒幽會偷情。但此事被斯蒂芬妮的“情敵”尤妮蒂發現並傳到希特勒的耳中。希特勒大發雷霆,立即撤銷了瓦德曼的副官職務,命令他馬上離開德國,他再也不想見到他。但希特勒對斯蒂芬妮卻沒有任何懲罰措施,這讓“情敵”尤妮蒂大爲失望。

在英國期間,斯蒂芬妮一直住在倫敦的上流社會住宅區。自從成爲希特勒的秘密間諜後,爲了擴展情報渠道,斯蒂芬妮一反常態,對倫敦社交界的重要人物來者不拒,致使一些當時英國政府的“精英”也紛紛跌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短短几年中,她給丈夫戴上了無數綠帽子

(以下各圖均可點擊放大)

唐寧街要人說句私房話 柏林馬上能知道

儘管後來英國軍情五處對她的行動全程監視,但還是有很多關於英國軍隊和高層決策的秘密情報源源不斷地流向納粹德國;有一些在德國隱藏得很好的英國間諜,莫名其妙地失蹤了,而英國情報機構甚至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暴露的。軍情五處查來查去,最後都將目標集中在斯蒂芬妮身上,但就是沒有證據。   對此,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有時斯蒂芬妮還與跟蹤她的英國特工玩捉迷藏———在走進倫敦鬧市一家女性用品商店後,突然再也不見她出來。跟蹤的特工耐不住性子,進店四處尋找,甚至連女廁所都沒放過,但斯蒂芬妮就像是從空氣中蒸發了。當氣急敗壞的特工衝出店門,想向上級報告跟蹤失敗時,卻又發現斯蒂芬妮正站在商店門口,笑吟吟地看着他。由於英國情報機構始終逮不住她的尾巴,再加上她和英國社交界的“非凡關係”,英國特工始終不敢正面動她。

斯蒂芬妮最大的成就之一,是贏得了美裔英國政治家、英國第一位下院女議員南希·阿斯特的信任,加入了她創辦的“克利夫登”組織。由於南希當時跟未來的年輕國王愛德華三世關係密切,這使得斯蒂芬妮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大量英國政治沙龍中的絕密內幕消息。有一段時間,可以說英國唐寧街的要人在自家牀上講了些什麼話,柏林馬上就能知道。當然,這全歸功於斯蒂芬妮。   由於她的功勞,1938年,希特勒授予了她一枚“納粹金十字勳章”,還將奧地利一座猶太人的城堡獎賞給她。

(以下各圖均可點擊放大)

二戰後漸被世人遺忘   1939年,希特勒正式向英國宣戰,不久後,斯蒂芬妮爲自己的安全着想,離開倫敦去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由於她在美國建立了一個“和平的開端”組織,繼續秘密爲希特勒籌集戰爭資金,有一次終於被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抓住了把柄,斯蒂芬妮遭到了拘禁。   聯邦調查局在一份秘密備忘錄上寫着,“在德國的情報機構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和她相比”,“她是如此地狡猾、聰明,也如此危險可怕”。   1945年德國戰敗後,她被從美國監獄釋放,到了德國。她靠自己的魅力,輕而易舉地在德國一家媒體找到了一份高級顧問的工作。   戰後,她對外始終保持着低調,絕口不提她在英國和美國的那段歷史,也絕口不提她和希特勒的特殊關係,漸漸地,幾乎沒有人知道她曾有過一段高級間諜的歷史。   1972年她去世之前,在媒體同行和後輩眼中,她是一個仍然富有魅力的老人,並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