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逼出川粉? 學者分析曝關鍵

美國總統大選前川車隊大陣仗出籠,霸佔全美各地主要幹道。(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今日開票,與選前調相反,川普在多個搖擺州取的優勢,這讓各界都十分關注川粉的巨大影響力,以及爲何他們能夠力轉選情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分析,主要原因是川普的資訊奏效,用恐懼牌逼出川粉,完成逆襲。

川普在佛羅里達州俄亥俄以及賓州關鍵搖擺州取得領先外界研判川普極可能上演「逆轉勝」,跌破不少臺灣眼鏡。有網友認爲,「川粉」之所以在民調中「神隱」,有別臺灣一般對民調的認知,主要是因爲文化差異:「美國的沉默多數是有力量的,臺灣的沉默多數特別聒噪。」

對於這次川普可能靠這些神隱的川粉實現逆襲,《ETtoday 新聞雲》報導,翁履中表示,關鍵在於川普的資訊戰再度奏效,2016年川普靠着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收集數據,製造風向,放大希拉蕊的負面新聞,催出川粉投票,並攻下民主黨票倉。

翁履中分析,川普在選前民調差距極小的一些南方州故技重施,大打恐懼牌,給拜登貼上社會主義者標籤,讓不少離鄉背井的拉丁裔選民對拜登感到憂心,轉而支持能帶來經濟成長的川普。他還以邁阿密爲例指出,川普的資訊戰和恐懼牌奏效,導致佛州選情不利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