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警戒還戶外運動=慢性自殺 恐多吸兩到三倍PM2.5

空氣污染 。(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空污襲臺就怕吸入污染物影響健康。醫師提醒,空污嚴重在戶外運動等於是慢性自殺,恐怕會比平常多吸入兩到三倍的污染物,就真的成爲「人體空氣清淨機」了。

入秋裡來最強空污讓不少地方的空氣品質出現紅害等級警戒,根據環保署預估中南部空污警戒狀況還要持續個兩到三天。臺灣氣喘學會秘書長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提醒,空污嚴重的日子千萬不要到戶外運動,一般平日生活每天的換氣量約是5000公升到一萬公升,若是有運動,則會增加爲兩萬至三萬公升,相當於會比平常多吸入兩到三倍的量。

空污日應該避免在戶外運動,圖爲運動示意圖。(圖/記者周宸亙攝)

PM2.5可以穿透肺泡進入血液循環,除了影響呼吸道、肺部,也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多種癌症風險,甚至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使得身體代謝能力變差、容易肥胖,可以說是全身性危害

蘇一峰說,空污警戒日在戶外運動反而會增加身體的傷害,真的要運動,建議選擇在室內,外出時則建議配戴醫療口罩,減少污染物的吸入。

至於非空污警戒的日子,一般城市裡的空污會在早上7點開始增加,一直到晚間9點纔會消退,建議戶外運動可以避開這段期間,早些起牀運動,或者是到公園這類有綠地樹木的地方做,會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