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臺灣反超!謝金河曝韓經濟致命傷:產業被陸打趴

南韓經濟面臨冰風暴。(南韓街景示意圖/達志影像提供)

臺灣和南韓的產業及經濟內容很相近,值得注意的是,韓國6月出現貿易逆差,已連續3個月都出現赤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指出,韓國經濟本來比臺灣好很多,但這幾年卻明顯走下坡,主要原因是,韓國很多產業被大陸打得落花流水,在很多產業互相競爭下,拖累了國家的競爭力。

IMF預測臺灣今年人均GDP大幅成長2200美元,達到3.6萬美元,可望一舉超越韓國,謝金河在《有夢上水》節目中表示,回顧2016年韓國人均所得超過3.2萬美元,當時臺灣人均所得僅約2.66萬,今年臺灣人均GDP將超越韓國,這是很大的變化。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韓國前總統文在寅當總統5年,下臺之後面臨大陸興起、韓國衰退的情況,以韓國手機三星爲例,過去在大陸市佔率第一,現在三星逐漸沒落不行了,另外包括陸面板廠京東方也快速崛起。

謝金河說,韓國今年上半年的貿易赤字,逆差高達154億9600萬美元,他強調,過去韓國很少出現貿易逆差,一發生都很嚴重,首次韓國出現貿易逆差是1996年到1997、98年,亞洲發生金融風暴,第2次發生在2008年,韓國當時經濟也很差,而這次韓國出現逆差,反觀臺灣5月是貿易順差230億6600萬美元。

謝金河文末總結,韓國很多產業被大陸打得落花流水,此外,臺灣從低毛利朝向高附加價值,也是在經濟方面贏韓國的很大關鍵,舉例像是臺灣很多IC設計公司,毛利率都在50%以上,臺積電季度毛利率也都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