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薪資水平 市場應更開放

長期低薪,讓臺灣人才外流嚴重,專家認爲,市場應更開放,才能將薪資拉高,留住人才。圖爲W飯店去年徵才熱況,錄取後有機會至海外工作。(圖:w飯店提供)

根據統計,臺灣的人才外流狀況世界第一,其中每10位外流人才中,就有6位是專業人才。學者認爲,臺灣專業人才薪資幾乎是亞洲最低,低薪導致人才外流。想拉高薪資,市場應該更開放,藉更多外國人才來臺,將專業服務國際化,帶動臺灣薪資水平成長。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2021年國際人才報告,臺灣人才外流世界第一。其中專業人才外移佔外移人口61.1%,換言之,每10個外流人才,就有6個人是專業人才,顯見臺灣專業人才外流情況嚴重。

臺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人才外流要看如何界定,像是許多臺商外派的臺幹,工作地點雖然在國外,但還是歸屬於臺灣企業。

儘管臺灣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並不差,但是,長期低薪的環境,恐怕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主因。辛炳隆認爲,要避免人才外流,最重要的還是拉高薪資。此外,臺商不斷在海外部署,產業發展應該要有新的願景,才能將人才留住。

辛炳隆說,臺灣曾經和新加坡並列爲亞洲四小龍,數十年過去後,現在新加坡薪資是臺灣的3倍,物價也是臺灣2~3倍,薪資高能帶動消費力,但臺灣低薪,造成購買力降低,物價難以成長,業者又只好降低成本,壓低勞工薪資,造成低薪的循環。

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舉例,醫師、律師、會計師,這些專業人士的薪資,臺灣都是偏低的,當人才有薪資上的考量,或是臺灣市場達到飽和,就會產生外流。

「弔詭的是,愈保護專業人士愈不開放,薪資只會愈低。」要避免人才外流,吳育仁認爲,臺灣應該要把餅做大,讓市場流通,透過這些來臺灣的外國人才,帶動臺灣的薪資向上提升,與鄰近國家相互交流,讓專業服務國際化,就能將臺灣人才的價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