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藝術家聚首再話《東方紅》

活動中,鄧玉華(中)和讀者合唱團一起演唱《情深誼長》。

汪凱戈

1964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首演,次年被拍成電影演員達3500多人,觀衆數以億計,不僅創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的奇蹟,也成爲一代代中國人揮之不去的集體記憶。57年後,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致敬經典·藝術裡的紅色記憶”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暨首場文化沙龍“話說《東方紅》”在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舉行,當年參加《東方紅》演出的李光羲、林中華趙青才旦卓瑪、鄧玉華5位老藝術家相聚一堂,以對話形式分享這部經典鉅作創作排練、演出過程中的難忘故事,千餘名讀者參加活動。

伴隨着電影《東方紅》中恢弘雄壯的樂曲響起,5位老藝術家年輕時的影像輪番登場,瞬間帶領大家重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親愛的同志啊!你可曾記得,在那戰火紛飛的黎明,在那風雪瀰漫的夜晚,我們是怎樣地嚮往啊,嚮往着勝利的一天!”1964年,33歲的林中華在《東方紅》中擔任朗誦主持,如今90歲的他依然嗓音洪亮思路清晰現場爲觀衆朗誦了《東方紅》中的經典詩句。他清晰地記得當年騎着自行車前往西苑旅社面試的情景,“我當時準備了《長征》和《黃河大合唱》兩首詩朗誦內心非常激動和忐忑。”他深情地感嘆道,“我一輩子只穿過一套衣服,就是軍裝;一輩子只做過一件事,就是用聲音歌頌黨、歌頌祖國和人民。”

5位藝術家中最年長的李光羲已92歲高齡,曾在《東方紅》中演唱著名抗戰歌曲松花江上》。他說:“3000多人在一起,從排練到演出,大家都懷着滿滿的榮譽感責任感。這是一次難忘的藝術教育專業教育和人品教育。”在《東方紅》中一展歌喉的還有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今年84歲的她因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而家喻戶曉。爲了將自己的心情分享給大家,她專程成都飛來北京。才旦卓瑪表示,自己親身經歷西藏民主改革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爲少數民族演員代表參演《東方紅》非常榮幸,更加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和祖國的偉大。

五彩雲霞空中飄,天上飛來金絲鳥。”這是《東方紅》中一首反映紅軍彝族人民魚水深情的插曲《情深誼長》,表達了紅軍到來時彝族同胞的喜悅心情。這首插曲由歌唱家鄧玉華演唱,她回憶起當時接到試唱任務後,十分忐忑,擔心自己的唱法得不到觀衆喜歡,直到得到周恩來的肯定後才放下心來。這首曲子領舞、藝術家趙青今年已85歲,當時劇組要求趙青不僅要跳領舞,還要跳羣舞。她回憶說:“在此之前哪有主演跳羣舞的呢?這就是《東方紅》的作風,就像雷鋒所說的‘螺絲釘’精神。”鄧玉華對此也有同感,她說:“參加《東方紅》的演出讓我深受教育和感染,幾乎每一場都會感動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