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進稅制抗囤房? 房仲:釋出增加價不降

▲爲打擊囤房現象政府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因應。(圖/資料照片)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北市囤屋狀況嚴重,竟出現1人坐擁59間房屋、單一法人擁有673間住宅情形議員建議,應採累進稅制對抗囤房。房仲業者則認爲,累進稅制可望使物件釋出量增加,但不代表屋主願意降價求售房價不會因此下降。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北市囤房情形嚴重,政府應針對囤4屋、5屋、6屋或以上房屋者,訂定囤屋累計稅率,中央甚至可考慮課徵更高的囤屋稅

對於透過累計稅率改善囤房問題作法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說,若對囤4屋以上者,採用累計稅率,由於擁有4房以上者相對較少,影響範圍應該不大,且在公告地價調整後,就有不少屋主打算汰弱留強,釋出量或許會有,可是「不等於降價求售,他只是可以少賺,但不願陪。」

徐佳馨研判,1人坐擁59間房屋,可能是地主建商合作建案,因爲有餘屋壓力,所以把房屋掛在地主或建商人名下

至於單一法人擁有673間住宅的情形,徐佳馨認爲,某些民衆會把房子信託銀行,纔會造成法人名下有數百戶房產的狀況。

另有業者解釋,房產在法人名下,在賣出時僅會被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較自然人的綜合所得稅低,但法人在持有房屋時,仍須負擔土地稅、房屋稅等持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