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峰細膩描摹同志情

從《獨舞》到《倒數五秒月牙》,李琴峰除了書寫同志心境處境,也藉由臺日文化和語言的交錯,寫出獨具一格的小說。(大坪尚人攝影,李琴峰提供)

作家李琴峰最早出現在日本文壇是2017年,她以《獨舞》獲得第60回羣像新人文學優秀作品。到2019年,她再次以小說〈倒數五秒月牙〉,入圍第161屆芥川賞與第41屆野間文藝新人獎。她的小說多書寫女同志故事,在性少數題材較罕見的日本文壇引起關注,不過李琴峰的特殊之處還有一個:她來自臺灣

李琴峰說話謹慎,用字再三斟酌,表示因爲長年旅居日本,說話時有些詞彙會先想到日文,再找到對應中文,怕意思不夠精準。她的小說也是先以日文寫成,再親自譯成中文版,這樣的文化交錯,更是《倒數五秒月牙》(聯合文學出版)兩位主角的故事,一個是臺灣人到日本工作,一個是日本人嫁到臺灣,「靈感來自我跟真實朋友的故事,文化、語言、人生經驗交叉,非常有小說張力。」

雖然在日本出道,以日文寫作,李琴峰其實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和東山彰良溫又柔等從小在日本成長、以日文爲母語的作家不同,日語是她的第二語言。1989年生的她,在15歲國二時決定學日語,也是在國中時期開始嘗試寫小說、散文。她就讀臺灣大學時雙修中文和日文,畢業後到日本留學、工作,決定嘗試用日文寫作。

非要拉到這麼遠,轉換居住地、轉換語言,李琴峰纔開始寫。她細心爲自己取一箇中文日文通用、漢字完全相同的筆名,雖然不具體談過往經驗,但筆下人物和她自己同樣懷着對社會的疏離感。她寫到新宿二丁目的同志酒吧,其中以各式各樣性少數認同在日本生活人們,「現代文學傾向於去追求某種普遍性,或是生命價值,但對我而言,同志獨有的生命經驗一樣很重要。」

在小說中,李琴峰投射了自己對人生的想法,例如《獨舞》一開頭就先談死亡,主角趙紀惠對人生抱持着「反出生主義」的無可奈何。李琴峰表示,雖然人生經歷不同,這些價值觀和思考模式,很大程度是自己的投影,「她不斷地逃,但怎麼逃都無法自由,再怎麼逃都無法從自身逃離的內心糾葛,是我很有共鳴的。」

李琴峰表示,「我是臺灣鄉下出生的小孩,在高壓環境管教,嚮往自由。在臺灣,外在社會常把某些分類加在我們身上,你是怎樣的人,就一定要是什麼樣子。我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價值觀跟周遭的人不太一樣,就會想要反抗。這樣的想法,直到長大都還持續着,但隨着視野逐漸開闊,也能把社會加諸在自我身上的限制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