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掌中經典 《年羹堯》重現

六十一年前,亦宛然掌中劇團創立者天祿從上海帶回一部清代野史清宮秘史》,以此改編成《清宮三百年》演出,戲臺一演就是三年、九百多集,爲李天祿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雍正時期爭議人物年羹堯和一般認知驍勇善戰、嗜殺成性的年羹堯形象不同,掌上的年羹堯多了溫情人性,還是名私生子

當年李天祿主演的《清宮三百年》相當轟動,還吸引一批戲迷組成「腳踏車會」,踩着腳踏車跟隨劇團到各鄉各廟看演出,只爲了掌握每一集的最新進度。但遺憾的是,這部戲並沒有影像腳本留存下來,年久失傳之下,成了散佚的劇目

不過,在亦宛然技術總監、李天祿次子李傳燦生前大弟子黃僑偉,與李傳燦大哥陳錫煌的努力之下,透過口述歷史與片段腳本的收集,今年亦宛然年度公演就將重現《年羹堯》的故事

《清宮三百年》片段 添加溫情人性

《年羹堯》取自《清宮三百年》其中一段,以年羹堯爲主述,從年羹堯之父年遐齡婢女身分親生母親春花開場,說明年羹堯的私生子身分。出生後被迫與母親分離,日後因平定青海地區的叛亂,成爲雍正跟前的寵臣

故事除了加強年羹堯生母尋覓兒子、久別重逢的親情鋪陳,還着重年羹堯高超武藝的展現、以及獨門武器血滴子的研發使用。

擔任《年羹堯》主演的黃僑偉表示,雖然他未能親見李天祿當年演出的風采,但他一直記得師父李傳燦生前對他描述的種種片段,「像是開戰橋段的演出中,不僅戲偶會騰空翻轉來去、展現拳腳功夫,還有刀箭齊飛,年羹堯的血滴子更與敵人飛鉢武器隔空互射互拼。」

此外,還有以火柴盒串聯成的特殊道具,只要在一側點火,整片舞臺看來就像形成一片火海,作爲戰爭火景畫面

口述史拼湊腳本 亦宛然年度大戲

由於此戲的聲光效果兼具,黃僑偉笑說:「當年這齣戲就已具備金光布袋戲基本雛型了。」

依李傳燦與陳錫煌留下的資料印象指出,當年,當年《清宮三百年》演了三百多集,年羹堯就佔了六、七集,長度約十多個小時。黃僑偉與擔任導演的陳錫煌將其濃縮成上、下兩集、約三小時長度的《年羹堯》精簡版。

黃僑偉說:「以前演出很重視人物口白,纔會一連演出六、七集,現代人看戲的習慣不同,演太久會坐不住。雖然火景部分因場地與技術限制無法演出,但血滴子與飛鉢齊飛的場面還是會重現。」

《年羹堯》十一月廿一、廿二日在臺北華山果酒禮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