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不是絕症 真正殺手其實被忽略了

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一樣是「慢性病」,而不是絕症,讓癌症存活率提升不少,真正的殺手其實是延誤診療。(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近來隨著名人癌逝的新聞不斷在網路上流傳,癌症與不治之症好像畫上等號,但是罹癌就等於死亡嗎?先別那麼急着下定論,來看看科學證據怎麼說。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保健闢謠專區發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4種疾病定義爲非傳染性疾病,而導致非傳染性疾病增加的主因分別是:抽菸、身體缺乏活動、喝酒和不健康的飲食

另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指出,大多數慢性疾病都可以透過良好的飲食、身體活動、戒菸戒檳和避免過度飲酒,以及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來預防,降低癌症發生與死亡率

其實癌症和心臟病、糖尿病等一樣是「慢性病」,而不是絕症,除了傳統手術治療、化學放射線治療外,這幾年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加入治療行列,讓癌症存活率提升不少,真正的殺手其實是延誤診療。

大腸癌爲例,5年存活率第1、2期已經達82.7%及71.1%,即使到了第3期都還有60.2%,但如果延誤治療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只剩下11%。

爲了讓病人能及時獲得優質治療,國民健康署不僅辦理「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更推動「癌友導航計劃」,讓癌症個案管理師引導病人完成具醫學實證之診斷與治療,目前全國共有58家通過認證醫院提供優質的照護與完整的醫護團隊

國民健康署再次提醒,罹癌病人應和醫療人員討論後,接受最合宜的治療,千萬不要相信毫無醫學實證的偏方,以免造成生死兩遺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