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吃太多、太好 胃腸科門診人潮增3成

中秋連假放完、緊接着又放國慶連假,不少民衆飲食放縱導致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急性腸胃炎胃腸門診人數增加3成。(示意圖/達志影像)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表示,民衆在連假期間飲食不忌口、吃太多又吃太好,造成胃腸不適,建議未來一週應該儘量清淡、避開刺激性油炸酒類等,讓胃腸有時間慢慢恢復。(謝瓊雲攝)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表示,民衆在連假期間飲食不忌口、吃太多又吃太好,造成胃腸不適,建議未來一週應該儘量清淡、避開刺激性的油炸或酒類等,讓胃腸有時間慢慢恢復。(謝瓊雲攝)

營養師楊謦瑜呼籲連假大吃大喝之後,除了少吃多動,多攝取高纖蔬果,更要注意水分的充分攝取,喝足量白開水,才能提升身體基礎代謝率。(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中秋連假放完、緊接着又放國慶連假,不少民衆飲食放縱導致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或急性腸胃炎,胃腸科門診人數增加3成,醫師建議未來一週減食、儘量清淡,才能慢慢復原;營養師也提醒,少吃多動、補充足夠水分,幫助身體代謝恢復體內平衡

連假過後胃腸不適患者激增,彰化員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表示,除了腹瀉之外,最常見因飲食不節制、吃下太多不該吃的東西,造成胃腸脹氣、吃不下,平時就有胃食道逆流等慢性胃疾的患者,還因此需增加用藥量控制病情

吳文傑說,典型症狀上腹下腹,感到悶脹、疼痛主因在於許多民衆連假期間吃大餐,飲食多肉、少蔬菜纖維,因大腸蠕動不足而便秘等。他建議一週內減食,從每天3餐變2餐,或從吃8分飽改爲6分飽,避開油炸、酒等刺激性食物,儘量清淡進食,就能慢慢恢復。

營養師楊謦瑜提醒,大吃大喝後,必須靠少吃多動消耗多餘熱量,但多數民衆往往忽略水分攝取,能提升身體基礎代謝率,但要注意茶葉水、利尿咖啡都不能取代白開水,自身體重公斤數乘以30或40毫升,即爲每天的水分攝取量

她說,烤肉或大餐不少食材都是精製加工品,高鹽高熱量,建議多吃原形食物、糙米全麥穀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纖維、幫助排便,新陳代謝也會更好,蘋果芭樂的纖維量比較高,相對也比較有飽足感,太甜糖分高的水果高GI值易促進脂肪合成,也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