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臺灣小農」故事超感人!他揭全是大陸詐騙 急勸世:別買一頁式廣告

臉書最近有許多看似臺灣小農的農產品廣告。(圖/翻攝自PTT)

網搜小組鄺鬱庭報導

本站去年11月曾報導《小農故事包裝一頁式廣告詐騙 農委會專線民衆防騙》,但小農廣告不減反增。就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爆卦「你的每一次的購買 都將是中國詐騙養分」,直指這些廣告已經佔滿網路空間劣質產品不僅傷害國人的健康,也傷害真正商家聲譽,希望大家不要在不知名網站購物,尤其是一頁式廣告。

「你是否看過這些廣告:臺灣桑葚山渣屏東的黑巧克力臺南芒果乾、嘉義柿子餅、南投的葡萄果脯?」這位網友文中表示,這些商品廣告都是「劣質的中國(大陸)產品僞裝成臺灣產品的假廣告」。

原PO指出,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詐騙網站似乎抓到臺人心態通通主打MIT並配一個好故事,就能引發轉貼,創造銷售量,「更可惡的是,這些詐騙還開始製作假的商品標籤,將中國劣質農場品包裝成臺灣產後,出貨給我們,竟然銷售的比真的臺灣產品更好。」

而且大陸廠商還製作出僞造臺灣制的商品標籤,還會編造類似「老農夫艱辛委屈的正名之路」、「家中第二代接手後,如何改良」等勾起惻隱之心的文案

農產品打着臺灣小農的名號,還配上賺人熱淚的故事。(圖/翻攝自PTT)

原PO接着分享自己的查證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詢問賣家一些臺灣人才知道的問題,例如問他南投、澎湖高鐵站附近有沒有配送」、「或者請他們查一下0809449449的訂單」。原PO說,詐騙小編效率相當高,通常一小時內就會回覆說查不到,「廢話,臺灣人都知道080是客服電話,不可能在訂單留這種電話,但是中國(大陸)人可不懂。」

另外,也可以以圖搜圖,他用山楂條的產品圖去找,馬上發現商品來源是淘寶某賣家,生產地是大陸的廣東東莞,淘寶3包才臺幣不到200元,但詐騙廠商卻賣將近1000元臺幣。

▲以圖搜圖會發現,產品根本就是淘寶便宜貨。(圖/翻攝自PTT)

網友表示,這些廣告已經佔滿網路空間,如果日用品買到劣質品就算了,但畢竟是食品,「完全沒有經過政府檢驗,有沒有農藥殘留、有沒有重金屬污染你都不清楚」。甚至有消費者買了蜂蜜後,留言說每吃必嚴重肚子痛,「這些劣質中國(大陸)產品僞裝臺灣產品大舉進入市場,不僅傷害國人的健康,劣質產品也影響到真正商家的商譽,因爲消費者收到後發現產品瑕疵要退貨與廣告不符,卻是找這些真正努力的臺灣商家負責。」

最後他提醒,如果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靠每個人建立「請勿在不知名網站購買商品」的觀念,尤其要小心一頁式廣告。他也提供自制的AI詐騙網站偵測,可在線上舉報詐騙網站,「請記得,每一次的購買,都將成爲這些中國詐騙廠商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