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冰 智庫扮演先行角色

大陸全國兩會將於3月4日登場,限制現場人數,多數記者主要通過網路影片書面方式進行採訪。(中新社

法務部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後,大陸全國兩會將於3月4日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對兩岸關係發表講話,各方關注。學者指出,兩岸官方溝通停擺,但智庫有必要先行,若不便從官方色彩單位談起,也可從民間學校開啓對話。事實上去年12月拜登當選後,兩岸就曾以視訊舉行一場高規格智庫對話,且是在陸方希望續辦的情況下舉行。

21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於去年12月13日,才與大陸多個重量級智庫舉辦「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主辦單位包括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大陸全國臺研會廈門大學臺研院、21世紀基金會、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該場研討會美國總統拜登當選後,兩岸罕見的高規格研討會,國臺辦副主任劉軍川和許多大陸大咖涉臺學者都出席。

高育仁受訪透露,該場研討會,本來以爲會因疫情沒法舉行,但陸方主動表達盼能續辦,因此趕在年底前以視訊連線方式舉行。他認爲,在當前兩岸無官方溝通管道下,智庫對話是兩岸極爲重要的對話平臺,學者可集思廣益,共同爲兩岸貢獻智慧

高育仁表示,對臺灣生存發展來說,兩岸關係最爲重要,他認爲臺灣不應太高估自己,以爲全世界都繞着臺灣轉,充其量就是「美國在利用臺灣、大陸不願意放棄臺灣」;對於發言曾惹議,他強調「尋求兩岸的安全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有什麼不對?」

亞太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指出,兩岸對話應該智庫先行,如果有官方色彩的不願接觸,至少智庫和學校都可以先談,但關鍵在陸方態度

「所有問題都卡在九二共識,也不是辦法」,趙春山說,既然大陸自詡要「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主動權」,就應該落實,他相信臺灣這邊應該不會把門關上,蔡總統也多次表達希望兩岸對話,但對話不能靠單方面

亞太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指出,蔡英文總統最近一段時間的兩岸談話,都在塑造較平和的氣氛,譬如春節前「祝福對岸人民新春安康」,也多次表達希望兩岸「有意義的對話」,他認爲這是希望在美國新政府上臺新局,看兩岸雙方能否重新搭橋。

董立文認爲,中共過去4年斷絕所有兩岸溝通管道,未來幾年若還是如此,對雙方都不好,他理解國臺辦在迴應蔡總統談話的九二共識制式迴應,「但只要不再互相謾罵,就是一種進步」,重點是怎樣從雙方各自的立場中找出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