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沒有臺灣問題 只有問題臺灣

旺報》兩岸徵文,以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爲主題,歡迎投稿。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生前預言「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經濟體」「歐元之父」孟德爾前些日子去世,享年88歲。1999年孟德爾因爲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及最優貨幣區域分析所作出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1970年代所做的研究,成爲歐元理論的基礎,最終促使歐元誕生,因此被譽爲「歐元之父」孟德爾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相當的研究,曾多次訪問中國,他指出,中國經濟完全有可能在西方經濟進入衰退的寒流中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孟德爾預言,中國將在2025年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中國的崛起已是時勢所趨,當前身爲世界第一的美國,在軍事、經濟、外交甚至是外太空,與中國的競逐持續劍拔弩張,2028年,中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事實不會改變,面對即將到來的趨勢,我們該如何看待?有什麼樣的謬思值得探討?或者說我們將如何擺脫當前的困境?

歐盟於1993年創立,二十多年來,我們看到的歐洲,治安變差了、難民變多了、賓士不再耐用了、歐債的危機浮現了、冰島破產了、英國脫歐了,歐元之父孟德爾走了,中國興起的預言成真了,美國第一的美夢也跟着破碎了!

2020年全世界因爲疫情的影響,促使中國即將成爲世界霸主的時間,足足提早了五年。120年前,西元1990年,中國滿清正遭逢八國聯軍的肆虐,忍受辛丑和約的恥辱,同時,1895年,臺灣依據馬關條約正式割讓給日本,我們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緬懷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

第一個五十年,臺灣在日本殖民下開始有基礎建設,那時候的中國忙着從國共內戰和對日抗戰的煙硝中重建。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投降、臺灣正準備歡喜投入祖國懷抱的同時,不料蔣介石落敗落跑到臺灣,開始進入第二個五十年,國民黨眼看反攻大陸無望,只好死心踏地建設這塊寶島。反觀此時的中國,除了一窮二白,緊跟着又陷入文化大革命的折騰,一百年過去了,兩岸的差距不言可喻!

90年代有了急遽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深刻體會,唯有改革開放,經濟起飛,才能安穩執政。同一時間的臺灣,蔣氏政權殞落,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迎接自由民主時代來臨,獨立的聲音此起彼落,從此臺灣陷入嚴重的政黨惡鬥,持續的內耗空轉下,競爭力逐漸消退,民衆成爲政客愚弄下的最大犧牲者

焦點轉到現在,大陸經濟成長飛快,強人領導下,口氣、手段必然強硬,美國老大都敢招惹了,臺灣哪是個事兒!臺灣的國際地位原本就被孤立,完全仰賴美國的立場或軍購,亂世又遭逢狂人川普當選,開啓中美貿易戰,臺灣一大羣人莫名其妙地支持川普,臺美關係自斷交後空前地友好,尤其在防疫成績備受肯定後,自以爲有老大哥撐腰,有點得意忘形,殊不知我們終究是別人談判桌上的棋子,任何情況下,美國帝國主義只求利益,不講道義的政策,永遠不會改變。

無關政治立場前提下,中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體已是指日可待,而臺灣寄託於美國的庇佑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同樣是美夢一場,美國根本不希望臺灣與中國統一,更不可能支持臺灣獨立,兩種選項皆嚴重違揹他的國家利益,悲哀的是,臺灣執政黨將抗中保臺當作無往不利的政治提款機,滿口臺灣意識,窮極媒體的資源,延續政黨利益,製造仇恨對立,兩岸關係陷入嚴重僵局,始終看不見曙光!

三國演義第一回第一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亦事勢之必然,治久必亂,亂久必治,天下無久而不變之理。中國超過百年以來,忍氣吞聲、委屈太久,一旦發達起來,有着土豪、暴發戶的舉動心態,在所難免、可以體諒,臺灣經濟起飛時的狀況尚且如此,中國調整、需要一點時間!臺灣歷經外族侵略、日本殖民,國民黨思想鉗制,又遭民進黨洗腦,脫離中國這塊土地太久,臺灣改變,也需要一點時間!

和解前需要諒解,問個有趣的問題,臺灣人能容忍蘭嶼獨立,而不惡言相向嗎?無論文化上、歷史上、地理上,或是情感上,如果你是這個心態,對岸也會是這個心態。1945年後,實際上中華民國已是流亡的叛亂政府,你或許不知道,原本毛澤東想繼續沿用中華民國的國號,但是有人向他建議,不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你就不會是國父,對此決定,晚年他回憶起來,仍後悔不已!如果這樣,一箇中國的爭論不會困擾到現在。

或許你想問,臺灣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條件兼具,爲何無法獨立?舉巴勒斯坦的例子來說,即使美國與以色列強烈反對,巴勒斯坦憑着有限的土地以及極少的人口數,在很多國家的支持下,已經堂堂進入聯合國。而臺灣單靠幾個小國支持,處境已步步維艱,又搞不清楚對象,去找美國圍事,這傢伙收保護費的名目特多,武器賣,豬肉也賣,淨說些場面話,你就信以爲真,臺灣人真是好騙!眼看中國霸權即將興起,他就見縫插針,製造衝突,謀求籌碼利益,無利可圖時立馬翻臉,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事實已然勝於雄辯!

身爲知識分子,必須拆穿這些粗織濫造的謊言,拒絕過去的隱瞞與現在的欺騙,不屑無恥噁心的政客,鼓吹幻想成爲民主鬥士的無知羣衆,現今社羣媒體發達,幾個小編帶帶風向,便可左右民意,完全不費吹灰之力。民主是democracy,依我看,比較像democrazy(展現瘋狂)。

選擇這則新聞,提出觀點、沉重呼籲,深知我們無法逃避這即將到來的趨勢。諷刺的是,臺灣當前的處境,好像困在玻璃櫥窗裡的蒼蠅一樣,前途一片光明,卻始終找不到出路!時間的長河,滾滾向前,未達終點,結局難以想見,我們這一代可能是見不到了,第四個五十年,2050年,誰說不會上演世紀大和解?

陳英斌/一般製造業)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