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串麻花綁頭上!巴基斯坦「捻角山羊」曾瀕危剩200只

巴基斯坦造型獨特的捻角山羊頭上就像黏着兩卷超大麻花。(圖/引用自mentalflos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山羊天敵很多,除了身上的肉之外,有些盜獵者則是看上獨特的羊角,如同象牙犀角,因而成爲獵殺的對象。巴基斯坦的託卡(Torghar)地區有種「捻角山羊」(twisty-horned goat),頭上的角有如麻花般捲曲,造型獨特,曾因戰火而瀕危,如今覆育有成,但無奈的是,這樣的成績卻是用合法銷售打獵許可換來的。

1979年蘇聯侵略阿富汗歷時10年的戰爭,讓隔鄰的巴基斯坦在1980年代也遭戰火摧殘。由於戰爭就在鄰國,當時許多槍砲彈藥大量流入巴國(如AK47步槍),讓野生動物跟着遭殃。其中外觀吸引人的捻角山羊一度被殺到只剩下200只左右,幾乎就快滅種。

▲捻角山羊曾一度瀕危僅剩200只,目前覆育有成,但仍需要保護。(圖/引用自維基百科

從1985年起,美國野生動物組織(USFWS)介入,展開保育計劃,花了整整29年的時間,直到2014年10月6日,纔對外宣佈已覆育成功,捻角山羊數量已經超過3500只,可從瀕危名單去除,改爲弱勢動物。但也有保育人士憂心,若變更項目,讓人覺得有利可圖,盜獵情況會更嚴重。

根據USFWS的說法,這段將近30年的保育過程非常艱辛,必須與當地合作,而這樣的合作是有條件的,其中之一,就是販賣狩獵許可證,來支持有限度的捻角山羊保育計劃。但這樣的做法也有着不少爭議,就如2014年初用35萬美元售出的黑犀牛狩獵權,最後再將款項轉交納米比亞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新聞刊出後引發不少討論。

事實上,無論是黑犀牛或捻角山羊,重點是要有實際的保育行動,且與當地民衆產生「互惠」。互惠的方式很多種,販賣獵殺許可是其中之一。長期在巴基斯坦進行復育工作的USFWS成爲認爲,雖然這是一條路崎嶇不平的石頭路,但總比沒路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