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質譜論壇羣英薈萃,匯健科技質譜儀震撼發佈

(原標題:臨牀質譜論壇羣英薈萃,匯健科技質譜儀震撼發佈)

9月5日,2020高通量臨牀質譜技術與應用論壇暨ClinMS-Plat® I 質譜儀發佈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杭州高新區濱江)科協、杭州匯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浙江大學化學系、藍色彩虹生命科學加速器、小桔燈網共同協辦。

質譜技術作爲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近年來在臨牀檢測應用中已初露鋒芒,組學診斷在精準醫療領域的實際應用也彰顯出了巨大潛力。質譜技術的臨牀應用及產業化的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產、學、研、醫、用、融領域的專家分別就組學與分子醫學研究前沿、高通量臨牀質譜技術及產業化、質譜技術臨牀應用等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展開多學科的思想碰撞。

杭州市高新區(濱江)科學技術黨組成員副局長、科協副主席金文洪首先爲論壇致辭。金文洪表示,杭州高新區一直以來秉承服務人才、服務企業和服務創新發展的理念,對生命健康企業分階段、分要素給予支持,意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

杭州市高新區(濱江)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科協副主席金文洪

協辦方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王鵬表達了對於質譜技術與臨牀應用結合的期望,以及浙大化學系對於合作交流的願景。本次論壇的東道主,浙大化學系教授、匯健科技董事長鄔建敏表示,匯健科技爲學術研究向臨牀應用邁出了勇敢的一步,組學診斷體系將進一步推動精準醫療和個性化醫療體系的發展。

浙大化學系教授、匯健科技董事長鄔建敏

會議現場,匯健科技總經理任亮攜手安圖生物研發總監蔡克亞,重磅發佈了ClinMS-Plat®I全自動譜分析質譜儀。匯健科技將納米材料創新應用在質譜分析領域,解決了肽譜產業化應用瓶頸,構建了以Bio-pSi®血清肽譜檢測試劑盒、ClinMS-Plat®I全自動肽譜分析質譜儀和HJ CloudTM分析軟件爲一體的國內首套腫瘤肽譜檢測應用系統。

該腫瘤肽譜液體活檢系統對結直腸癌、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高發性癌種的檢測準確性超過90%,僅需微升級別血清樣本,10-30分鐘即可出檢驗報告。同時,產品穩定性及重複性好,價格低廉,可應用於腫瘤診斷、復發轉移評價、藥效評價等,有望成爲下一代無創診斷液體活檢平臺,應用前景廣泛。此外,匯健科技擁有的OCD-MS代謝檢測系統將一次性納米質譜芯片應用於各種生物液體和細胞、組織的代謝組高通量檢測,在腫瘤診斷、常見多發病監測和慢病管理中應用潛力巨大。

論壇環節,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帶來了“分子醫學助力健康中國”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基於核酸適配體的流式細胞儀、熱泳技術與外泌體、質譜流式等分子分型方法。譚院士表示,分子醫學的發展依賴分子科學,疾病的分子分型是精準醫療的基石,高通量、多參數的同時測定將會是分子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譚蔚泓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研究所教授鄭樹,圍繞主題“臨牀質譜技術在結直腸癌標誌物研究中的應用”帶來了精彩的報告分享。鄭樹教授分享了基因及蛋白質組學研究尋找新的腫瘤標誌物、新一代蛋白質組學研究CRC標誌物、蛋白質組學的血漿、外泌體研究,以及基於產業化血清肽譜的診斷模型相關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研究所教授鄭樹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山醫院臨牀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向東,華大基因質譜首席技術官王融,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唐惠儒,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高友鶴,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袁荃等資深學者分別講解了在組學與分子醫學領域的前沿研究。

作爲科研轉化的代表,鄔建敏教授結合自身的技術轉化經驗,分享了質譜技術從科研走向臨牀應用的思考與嘗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海洋分享了基於離子遷移譜和質譜的呼出氣高通量分析技術及應用。

圓桌討論

此外,來自產業與臨牀的多位專家圍繞“質譜技術臨牀應用”進行了主題演講,演講嘉賓包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丁國慶、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孫德慧、安圖生物研發總監蔡克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樑霄等。雷雨資本創始合夥人蔡瑋主持了“臨牀質譜生態鏈構建”爲主題的圓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