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雋》民進黨世紀大騙局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在野時期之所以能夠崛起,「黨政軍退出校園媒體」絕對是最有力的號召,畢竟從整個戒嚴時期李登輝時代國民黨在校園中密佈眼線、操控媒體,的確是當時臺灣走上民主道路的最大障礙。當時民進黨前賢的努力抗爭,固然是最後終能大功告成的主要因素,但如果沒有當時國民黨的清楚認知以及相互配合,事實上也難以有成。換句話說,國民兩黨,在整個臺灣民主進程中,都大有功勞

正因國民黨有此深切認知,因此當「退出」的決議作成,國民黨就立即撤銷了校園黨部,還校園一片清白的土地;而媒體開放,也造成各家電視臺的紛起競爭,臺灣的民主及言論自由超英趕美,成爲各國稱羨的典範

然而,國民黨雖是從善如流,卻萬萬沒有想到這是一場民進黨完全主導的「大騙局」,就在國民黨退出的空檔,民進黨及其側翼親綠學者,從蠶食到鯨吞,寖至於後來大舉入侵,將校園當成其黨員培訓中心,將媒體當成御用大外宣,以炮製對民進黨有利的輿論、攻擊國民黨爲能事,長久下來,黨政軍無孔不入,挾着執政優勢肆無忌憚擴張版圖。到如今,校園與媒體早已成爲民進黨最堅強的堡壘,進可攻,退可守,「太陽花」之所以能如此囂張,1450之所以能如此猖狂,導致民粹興起、輿情失真,無非就是一片綠油油的校園與媒體有以致之。

國民黨雖然施政未能獲得認可,但還算是有廉有恥,當初的校園儘管黨工充斥,卻也不太敢明目張膽;媒體固然依順黨意,但也不敢顛倒黑白。可如今是完全不同了,校園中綠色社團學會不但牢牢掌握校園輿論,更與民進黨內外夾攻,充當先鋒。而媒體跨足於政治,更幾乎成了執政的太上皇。臺灣的民主與自由,幾乎成爲一樁笑柄

不僅如此,民進黨還以安插人事的方式,大舉在如公視、NCC、中選會監察院大法官原本應該超然獨立於行政體系之外的機構,鋪設明樁暗卡,不僅耗用公帑爲民進黨政府作大外宣,更用以箝制所有反側的媒體及聲音,其膽大妄爲已到駭人聽聞的地步。從校園、媒體到獨立機關,民進黨如今不但是「完全執政」,而且是「全面攻佔」了。當初的國民黨令人厭惡,一個警總就令談虎色變,如今的民進黨則本身就是猛虎,率獸食人,查水錶、封臉書、安罪名、設東廠知識分子噤若寒蟬,一般百姓受其蠱惑,一言堂的時代復辟,臺灣終將步上專制霸道的不歸路。

校園本是該清清淨淨,供師長學子戮力於問學天地,而今卻成了政治眼線密佈的黨員培訓中心;媒體本應是超然獨立的第四權,必須以監督政府爲職志,如今卻淪成假輿論的製播中心,箝制異議劊子手;獨立機關本應依法行事公允無私,如今卻成爲一意配合執政的爪牙,NCC可以蓄意對不同媒體的聲音開罰,公視可以如此屈從於文化部的一紙命令,監察院可以讓負評纏身的人任院長,民進黨權勢薰天,試問還有誰能、誰敢以螳臂巨輪?這出世紀「大騙局」將會如何收場?只能祈求「天佑臺灣」了。

(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