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吃雞”佳作!《黑色倖存者》評測推薦

愛玩網百萬稿費作者 洛炎 投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自從《絕地求生:大逃殺》的流行臺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被玩家廣爲流傳後,“吃雞”一詞儼然成爲了生存競技遊戲的代言詞。當然,大多數生存類遊戲,包括移動端都在刻意模仿《H1Z1》或者《大逃殺》,基本是以第三人稱射擊爲主旋律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款第一人稱視角,而且玩法和絕大多數“吃雞”遊戲迥異的手遊——《黑色倖存者》,展現了自己另類“吃雞”的風格。不過,可能也正是因爲它的玩法不同,所以導致“吃雞”這事兒在遊戲裡顯得格外看臉。

絕對小衆的“吃雞”

相比以寫實爲主的吃雞遊戲,《黑色倖存者》的漫畫式視角就顯得非常清奇,一股子濃郁的AVG味道撲面而來,光是這第一印象,似乎就決定了它只能是一個“小衆超喜愛、大衆未必那麼接受”的好遊戲。

畫風真二次元,不過挺好看的就是了

本作的對抗算得上比較有意思,通過一定時間(通常是3分鐘)內隨機的地圖區域開放和關閉,來限制行動讓玩家隨機應變制定策略,最終在幾輪之後,把大部分區域關閉,剩下一兩個區域成爲玩家之間最終PK的場所,然後決出勝負。這樣的設計說不上比完全開放來得有意思,但確實有自己的特色。

而其回合制的對抗機制也不常見,這種對抗機制不僅降低了對抗的強度,減少了玩家因爲一些小原因(比如稍微的卡頓)就敗北等等不良體驗,相對那些要搓爆屏幕的即時對戰遊戲而言,這樣的機制顯得更爲休閒,當然也更爲小衆。

人都沒看到就開始被毆打,如果卡住可能就掛了

目前遊戲裡有30個角色,陸續應該還會增加。每一個角色有2個專屬技能,有8個公共技能,這種設置有點像MOBA裡面的英雄,個性都很突出。每一個角色是有自己的專長,這個專長直接決定了他/她使用武器時的偏好,以及不同武器在他們手中發揮的威力大小。現在一共有7種武器類別:拳、鈍器刀劍、穿刺、投擲、槍、弓。有些角色精通一樣武器,有些角色精通兩樣,有些甚至包括沒有顯示在面板裡,但是查看詳情時可以看到的有三種的。另外還有一個公共可用的道具——陷阱。

大批角色,不同特性,很有MOBA的感覺

這麼多分類,每一個分類裡面又有接近60個不同的裝備,這些裝備則需要玩家在遊戲裡搜索一個個材料,然後合成,接着一步步打造而成。而材料分散在遊戲地圖裡面——這地圖一共有23個區域,每個區域對應若干材料,總的來說,應該有差不多近百個材料可以讓你記憶和拾取。

一共有23個區域,一樣要熟記在心

接着除了武器,遊戲還貼心地爲玩家準備了護甲類的裝備,有五個大類,每個大類接近50種,然後還有食物,是的,連吃的都可以撿材料合成…

所以,這就意味着玩家對自己喜歡的角色,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這種研究不是去考慮什麼裝備搭配,而是去研究在什麼情況下,走什麼路線,採集什麼材料,製作什麼裝備並進行什麼路線的裝備升級,同時需要穿插一些食物(回血回藍的東西)的合成,最終才能打造好角色並參與吃雞的爭奪。這種腦力勞動,講真不見得比做一張試卷來得輕鬆,而現實的情況是:不是每一個玩家都能忍受通過做奧數試卷來決定這把王者榮耀的輸贏……這也是爲什麼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遊戲,但它會小衆的最主要原因。

辛辛苦苦背了那麼多東西然後被人吃雞了,感覺真的很酸爽

公式的戰爭

你看,既然有這樣數量繁多的裝備和道具,而且都需要合成,那麼聰明如你,一定感受到了遊戲的重點。沒有錯,《黑色倖存者》的輸贏,其實就在於你對自己角色的裝備合成公式的熟悉程度。這個公式可不是簡單的A+B+C…而是,你需要記住在遊戲地圖哪一個場所會產出什麼道具和基礎裝備,同時這些道具和基礎裝備通過怎樣的“A+B+C”的公式可以合成理想的裝備,而且這個過程可能要將上述的行爲重複幾遍,才能完成你最終的目標。

看到了麼,一個小東西就有這麼多東西需要記憶

所以到頭來,決定你是否能夠吃到雞的終極因素,不是你操作多麼風騷,對角色理解多麼到位,和其它玩家的聯盟多麼機智,而是很簡單但是又很難做到的一個點:把上述提到的包括武器、防具和回血回藍物品的合成公式,全都熟記於心,同時可以靈活運用(至於爲什麼還要靈活運用,下文詳細介紹)。

從實戰思路來講,能吃雞的小夥伴至少要做到的一點是:一開場進入地圖後,他選定的第一個落腳點找出的前幾個道具後,能很快構思出一整套依照這些道具,在最短時間內合成角色需要的核心武器或防具,同時順便收集合成血瓶藍瓶

當然,整個遊戲的對抗,在原有的公平機制——也就是將玩家角色星級屬性)限制在同一個級別的機制下,玩家之間的對抗,完全變成了公式之間的對抗。每一場10人的吃雞比賽,讓人感覺就像一次公式考試一般,誰記得牢、背得穩、反應快,誰的贏面就大。這種遊戲的核心,雖然說算得上與衆不同,但是確實太心累。而且很容易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

到底是不是“看臉吃雞”?

既然材料和道具都需要玩家搜索地圖才能找到,那麼很明顯,這裡面就涉及到運氣,或者說人品了。

能看到這個畫面,很多時候說明你的人品爆發了

想象一下,一個玩家在A地圖一次搜索就找到了某個道具,然後他就可以移動到B地圖繼續去找其它道具;而另一個玩家,搜索了兩分多鐘,這個區域都快關閉了才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這種情況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當他移動到下一個地圖時,第一個玩家拿着高級武器蹲在地圖裡,只要落後的玩家一現身,就被一頓暴揍,甚至直接被擊殺。

收屍走人

當然,運氣不好時我們也可以第一時間改變策略,到另外一個區域去。但是要注意,10個玩家裡面可能會有2-3個是和你使用一樣武器類別的玩家,那麼轉移的時候,又怎麼保證別人比我們臉更黑呢?在這樣一個類回合制的遊戲裡,如果真的人品不好臉特別黑,基本上就是“一步慢、步步慢”,被別的玩家超越之後可能連周旋的餘地都沒有了。

一次性就搜到東西,真的要燒高香的啊

所以像筆者這種非洲人中的黑爸爸,玩起來真的異常痛苦。就算公式背得再熟,路線規劃得再冷門,前期沒有別的玩家的威脅,照樣在中後期被打得嗷嗷叫——因爲死都合成不了想要的裝備,轉路線也一樣合成不了,一身藍裝熟練度(在遊戲中通過攻擊敵人獲得的數值,可以提升角色在這場對抗中的攻擊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被別人的紫/橙裝打得欲仙欲死。

可儘管如此,這遊戲還是很讓人沉迷,起碼筆者至今還沉迷其中。爲什麼呢?明知道燒腦又看臉,我這種腦殘加非洲人屬性爲什麼還能沉迷其中?答案自然不是因爲筆者是抖M,而是因爲——運氣這種東西,真的很難說啊!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好比吵架的時候,可能你沒有表現得多好,這時候吵完了你一想,是不是總有一種“只要再給我兩分鐘,一定能吵贏”的感覺?看臉吃雞其實也一樣,當輸了的時候就會想,這一把就差個道具啊,就差一個血瓶啊,就是忘了切換戰鬥姿態啊等等,接着就是一邊想着“下一把肯定不會那麼背了”,一邊忍不住點了開始,然後如此循環,直到你認清現實,或者實在是困得受不了。

這一定不是我菜,是因爲我運氣不好!

而且不得不承認,在頭腦風暴一般的大腦運轉之後,獲得勝利,吃到雞時,那種智商碾壓了所有人的成就感和快感,真的爽到不行。就衝這一點,連續被虐好幾天然後吃一把雞,也是值得的——那種快感不足爲外人道,誰吃誰知道,這也正是此類遊戲的精華所在。

總結:

所以《黑色倖存者》這款遊戲,即便那麼燒腦,那麼看臉,但其自身的品質和遊戲過程中體現“智商”的樂趣,會成爲一部分玩家樂此不疲的最重要原因。儘管這一羣玩家數量並不會太多,這也不妨礙它成爲一款精良而好玩的小衆“吃雞”遊戲。

(下載鏈接:iOS | Google play)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