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聖專欄-不要忽略眼前的玫瑰

臺股目前是反映未來可能的「臺滬通」或「臺港通」的資金預期行情,相較於H股對於A股的落後補漲,整體資金動能效應,讓區域外資認爲臺股絕對有這樣的本錢條件進行落後補漲,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從大陸香港市場對臺股的Re-rating,也期望臺股站上萬點關卡的位置。

除了短期的題材之外,重點還是來自於臺股本身的企業獲利,在兩岸三地的配息水準仍具有相對優勢基本面利多,加上這2、3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相當穩定,陸股港股先走了一波行情,在市場資金方面內資在這大半年多是追捧陸股或陸股ETF,像陸股ETF的成交比重節節高升就可得知。

就復委託數據觀之,今年3月復委託總金額達1,693.73億元,創下今年單月新高紀錄,累計1~3月總金額達到4,328.83億元,可以得知陸股近期表現衝高,對資金形成吸金效應。

內資已意識到臺股在此階段指數將會有所表態,在其他市場逢高也出現了獲利了結的情況,將目標拉回到臺股;其次,外資在區域的部分,因許多股市已頻創新高,也將目光拉回到臺股,與其眺望天邊彩霞,但眼前的玫瑰更顯亮麗。其實資金迴流臺股,看起來已是大勢所趨,從外資的角度來看,區域的佈局也到了一個階段,日韓股市及陸港股還處於多頭格局

就外資的評價方面,臺灣這2年不論是總體經濟、企業獲利或是產業競爭力的表現,讓這波外資資金持續挹注臺股,不斷地加碼。在外資對臺股深具信心前提下,許多內資以前都覺得天邊的彩霞比較具吸引力,而陸股的瘋狗浪,港股較陸股折價3成所創造出來的大媽效應,或是透過滬港通、深港通所帶來的區域鏈結,臺股近期對內資來說也到了一個相對可投資轉折點

臺股本波行情幾乎是內外資競相投入,短期間形成充沛的資金行情,臺股屬於落後補漲,而臺股以往在基本面相對具有優勢的情況下,指數一直未被反映其該有的投資價值,但臺股未來仍有機會向上攻堅、站穩萬點。

而臺股下一個要做的工作重點,就是持續地進行脫胎換骨,意思就是說,除了持續加強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的開放與改革,包括稅法之外,更要加大力度與區域的連結,因爲,連結才能夠吸引資金來到臺灣。

當下很多人可能會擔心,這會加速臺灣資金的外移,但殊不知其實這幾年在某個程度而言,許多資金都已經外移,現在更需要的是給予他們更優惠措施或條件,以重回臺股的懷抱,畢竟終究來說,天邊的彩霞即使美麗,但眼前的玫瑰也不容許被忽略。

由於臺股已來到相對高點的位置,投資人對於部位管理相當重要,如果投資的部位在指數上升的過程中,逆勢操作,部位暫時無須減碼;但爲避免指數拉回修正整理,會有高檔震盪或拉回風險建議可以運用臺灣50反向1倍ETF進行高檔的避險。若本波軋到空手的投資人,或是來不及上車的投資人,但又擔心有追高的風險,希望於臺股拉回之際想搶反彈,建議可佈局臺灣50正向2倍ETF。

簡單來說,槓桿ETF不是多頭才進行操作,反向ETF不是空頭的時候才介入,因此建議在臺股已來到相對位置的同時,應該做好更完善的投資部位管理,以因應行情多空的變化,達到持盈保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