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陳水扁簽書會12/8登場 秀6000字、276條政績合體李婉鈺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還記得前總統陳水扁政績嗎?陳水扁8日將合體一邊一國行動黨區域立委候選人李婉鈺,於「李婉鈺的城市小客廳」舉行簽書會,一邊一國不分區第3名的朱孟庠,還爲此列出陳水扁執政12年的政績,細數陳水扁從擔任臺北市長到總統卸任時,共6000餘字、276條政績。

▲陳水扁簽書會合體一邊一國立委候選人李婉鈺。(圖/翻攝ETtoday直播)

陳水扁目前雖處於「保外就醫中」,但仍時常透過臉書評論社會時事、不時還會舉辦簽書會,甚至登記成爲一邊一國黨不分區被提名人,8日更將合體李婉鈺,積極爲一邊一國立委候選人站臺。另外,朱孟庠還逐條列出陳水扁過去政績,包括交通改善、社會治安及公共安全環境保育教育福利醫療文化休閒、基礎建設、便民服務、國際化政策等9個層面。

陳水扁12年政績如下:

交通改善方面

1.市民大道全線完工通車。2.環東天母快速道路第一期工程(內湖路一段至麥帥二橋)完工通車,計4.238公里。3.基隆路車行地下道完工通車。4.臺北大橋擴建工程完工通車。5.華江橋擴建工程完工通車。6.景美溪橋新建工程完工通車。7.麥帥二橋完工通車。8.完成七條公車專用道及一條公車優先道。9.捷運木柵線營運通車,旅運量達3800萬人次以上。10.捷運淡水線營運通車,旅運量達4100萬人次以上。11.環東基河快速道路下層將於十一月底前通車。12.開辦主題專車(年貨、燈會、花季、掃墓、龍舟、考生、賞月、休閒等專車)。13.加強重大違規停車拖吊之執行。14.掃除路霸3700多處,增繪汽、機車停車位2100個。15.改善本市重大交通瓶頸地區之行車秩序34處。16.輔導成立計程車運輸合作社計19家,近萬輛計程車。17.交通安全死亡人數由舊市府時代(72至83年)平均每年206人降爲去年的134人,85年約173人,今年以100人以下爲目標,截至九月初死亡人數爲6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1人。18.復興北路穿越機場車行地下道工程開工。19.興建西藏大橋新建工程。20.推動計程車改裝爲瓦斯車,近5000輛。21.推動天然氣公車,年底前引進6輛。22.增加路外停車格,計16,000多個。23.規劃信義支線,將於本年10月開工。24.規劃洲美快速道路,將於本年11月開工。25.改建大直橋。26.推行公車票電腦化。27.捷運中和線及新店線古亭站以北將於年底前通車。28.交控及行控中心啓用。29.採購新公車1654輛。30.取締酒醉駕車。31.市民上班上學通勤時間單程由83年的46.5分鐘減爲27.5分鐘。32.公車平均每日載客人數由83年的負6.69%成長爲86年的4.84%。

社會治安及公共安全方面: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併成立「公共安全抽查小組」,以落實成效。2.成立消防局。3.拆除大型違建、廣告物、商業區防火巷。4.實施供公衆使用場所強制責任意外險。5.掃蕩非法電動玩具店。6.掃除住宅區色情行業及擴大商業區掃黃。7.廢除公娼。8.推動警察社區化。9. 加強保護少年措施專案,柔性勸導深夜未歸的青少年回家,實施以來青少年犯罪率下降27個百分點;另本年1月至7月底止與去年同期相比較,青少年犯罪率下降27.58個百分點。 10.加強集合住宅公共安全檢查。11.取締檳榔西施。12.成立勞動檢查處。13.籌設防災科學教育館,將於本年年底局部開館。14. 火警死亡人數由82年的919人、83年的50人,降低爲85年的17人、86年的23人,今年將以17人以下爲努力的目標。截至九月初爲止,死亡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5人。 15. 重大職業災害人數由舊市府時期(77年至83年)每年平均死亡48人降爲去年的24人,截至九月初,計死亡1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人。 16. 提供市民提領鉅額款護送、夜歸婦女護送或叫車、協助校園安全服務。17.提供市民外出住宅巡邏(你離家、我看家)服務。18. 今年一般及重大竊盜案件發生率與去年同期(1至7月)比較分別降低18.80與44.55個百分點。 19. 治安防治績效中有關重大刑案部分在七個都會城市排名第一。20. 在營軍人死亡人數由83年的36人,降爲84年的33人,85年的21人(且全年無自裁事件),本年(1至7月)死亡人數8人,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2人。

環境保育方面:

1. 完成關渡自然公園用地徵收,東南區賞鳥設施已開放使用,西南區賞鳥設施將於9月底完工。 2.擴大野生動物保護區(中興橋至永福橋),並訂名爲臺北野雁保護區,並經營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3.通過山坡地建築開發要點,嚴格禁止坡度超過百分之30以上的山坡地開發及建築。4.實施三合一垃圾清運工作。5.推動全市實施資源垃圾回收計劃。6.廢棄車輛查報、公告、拖吊時間各縮短爲48小時。7.完成南港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8.興建內湖污水處理廠。9.完成迪化污水處理廠提升二級處理工程規劃。10.木柵焚化廠正式運轉。11.完成海洋放流管工程。12.獅子頭抽水站及龍形隧道完工。13.水源區宜林地復舊造林計劃。14.實施「掃髒計劃」。15.加速衛生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由百分之23提高爲百分之39.12(年底將達百分之40)。 16.北投垃圾焚化廠完成試運轉。17.推動環保單位申請I.S.O系列品質認證。18.受理市民申請輻射鋼筋污染建築物免費偵測,近千件。19.試辦垃圾費隨袋徵收措施。20.空氣品質不良天數(PSI>100)之比例由83年的7.2%降爲86年的4.1%、87年1至7月的3.2%。

教育方面:

1.推展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推薦甄選、申請入學)2.天文科學教育館開館。3.興建三所開放小學。4.辦理國小中、高年級英文教學。5.輔導成立教師會。6.籌設市立臺北大學。7.籌設空中大學及終身學習中心。8.發放幼兒教育券。9.全面辦理國小學童營養午餐。10.籌建巨蛋體育館。11.舉辦青少年高峰會議及21世紀新公民運動。12.舉辦青少年大型活動。13.推動小班制,國小每班人數由三年前的34.12人降爲去年的30.28人,國中每班人數由三年前的37.55人降爲去年的33.98人。 14.簡化高中職考題難度,並提高本土史地的配分。15.籌建麗山、南湖、南港、中崙高中,其中麗山高中校舍工程已動工。16.改制四所完全中學或綜合中學(大直、大理、成淵、西松)。17.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18.籌建第二啓智學校。19.完成4個圖書分館、2個閱覽室。20.發行終身學習護照。21.教育局成立特教科、幼教科。22.特教經費達教育經費百分之5(39億元)。23.開放58所校園夜間體育運動設施。24.動物園熱帶雨林區完工開放。25.推動興建動物園旅客輸送系統。26.發行兒童護照。27.提高高中升學容量3000人,87學年度將達4000人。28.國小師生比將由目前的1.5人,三年內提高爲1.8人。29.成立文山區社區大學。30.私立高中、職學校學生學雜費補助款每學年將提高爲12000元。

福利醫療方面:

1.發放敬老福利津貼。2.發放身心障礙者津貼。3.實施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計劃,88年度並擴大六歲以下兒童。4.成立臺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5.增設婦女、老人、青少年、兒童、身心障礙者等服務中心,計34家。6.成立24小時婦女保護中心及性侵害防治中心。7.推動兒童福利津貼及其相關措施。8.成立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9.完成衛生環境檢驗大樓。10.完成衛生醫療革新白皮書。11.成立市立中醫醫院。12.萬芳醫院公辦民營開業。13.和平醫院急診大樓完工啓用。14.中興醫院院舍改建工程完工啓用。15.市立療養院復健中心改建工程完工啓用。16.慢性病防治院門診部工程完工啓用。17.進行性病防治所改建工程。18.興建關渡慢性病醫院。19.本市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的設立。20.設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及轉介中心。21.成立家庭暴力防治推動小組,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22.訂定臺北市工作場所性騷擾防制要點。23.推動獨居老人照顧方案。24.試辦市立醫院半開放制度。25.推動市立醫院禮民服務方案。26.設置本市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27.提供長期照護個案家屬喘息服務。28.建立家戶健康管理資料庫。29.設置勞工法律諮詢中心。30.實施首都掃貧計劃。31.試辦市立醫院免收掛號費措施。32.本府身心障礙者進用比例由83年的81.03%提高爲87年7月的155.13%。

文化休閒方面:

1. 興修四獸山市民森林,已完成象山自然步道及部份虎山自然步道。2. 逐年開闢福州山休閒林園,已完成第一、二期造林工程計8.7公頃。3.籌設北投溫泉博物館,將於年底前開放。4.籌設電影博物館,將於年底前開放。5.籌設水資源博物館,將於年底前開放。6.籌設客家文化會館,於十月三日開放。7.興建臺北歷史博物館──府城文物館,將於年底前開放。8.闢建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9.闢建內雙溪農林體驗園區。10.經營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11.開放士林官邸,並完成音樂座。12.完成市民廣場。13.指定38處市定古蹟,保存歷史性建築物。14.率先成立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5.籌建凱達格蘭文化館。16.籌建原住民主題文化公園。17.介壽路改名爲凱達格蘭大道。18.辦理各區文化節。19.辦理臺北藝術節、文學獎、電影節、公車詩文活動。20.設立二二八紀念館。21.成立客家藝文中心。22.完成中山14、15號公園簡易綠化。23.完成基隆河高灘地河濱公園近200公頃。24.籌建馬場町紀念公園。25.闢建北投溫泉親水公園。26.開放草山文化行館。27.市長官邸藝文中心修建及興建表演廳。28.臺北市藝文劇場(公會堂)用地修繕工程。29.啓用15個區民活動中心,興建中有2個。30.闢建中山二號美術公園。31.推動興建臺北民俗文物館。32. 配合節慶(元宵節、青年節、端午節、中秋節、聖誕前夕、國曆除夕等)辦理各項都會嘉年華會。 33.籌設第二、三美術館。34. 完成文山一號公園、中山三十三號公園、士林一號綠地擴建工程。35. 完成公園綠地105公頃、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由83年的3.88平方公尺提高爲87年六月的4.32平方公尺。 36.整修完成中正二分局派出所小劇場。

基礎建設方面:

1.前美國領事館用地變更爲保存區都市計劃案公告實施。2.萬華車站特定專用區都市計劃案公告實施。3.南港區都市計劃(主要計劃)通盤檢討案送本市都委會審議中。4.士林官邸暨附近地區主要計劃及細部計劃案經本市都委會審議通過。5.修訂大稻埕特定專用區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6.修訂大理街附近地區都市計劃案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7.擬訂臺北媒體文化園區細部計劃送本市都委會審議中。8.變更社子島地區主要計劃及擬定細部計劃案送本市都委會審議中。9.修訂信義計劃地區細部計劃(第二次通盤檢討)案送本市都委會審議中。10.巨蛋體育館都市計劃變更案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11.臺北市都市更新整體計劃案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12.開發南港經貿園區。13.興建鄭州路地下街商場,將於明年春節開業。14.興建第二清水輸水乾管。15.興建完成抽水站23站、堤防3處、排水改善工程203條。16.改善市內易淹水地區31處。17.路平專案改善53條重要幹道鋪面品質。18.拆除重建濱江果菜批發市場,預計91年完工。19.完成中山北路、新生南路等造街。20.推動55處地區環境改善計劃。21.通過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部分條文修正案。22.直潭淨水場第四座淨水設施完工。23.松山、大安區政大樓啓用。24.完成民族東路等65條人行道更新工程。

便民服務方面:

1.14個戶政事務所及捷運木柵線旅客運輸服務榮獲ISO9002國際品質認證。2.櫃檯高度由120公分降爲75公分。3.縮短建照申請時間,由59天減爲9天。4.縮短營利事業登記時間,由14天減爲4天以內。5.推行禮貌運動及奉茶運動。6.成立94個區戶政便民服務工作站。7. 342個鄰里公園認養及71處人行道鋪面認養。8. 完成市政服務網路(線上市容查報、市民論壇、即時路況、公車路線查詢、公共安全查詢等),並獲行政院NII小組評頒最佳服務貢獻獎。 9.針對十大業務強力肅貪。10.成立統一發包中心,節省公帑118餘億元以上。11.鼓勵義工參與市政服務。12.委託超商、加油站代收停車費。13.市長與民有約。14.阿扁電子信箱,處理信件達2萬件以上。15.完成爲民服務白皮書,並榮獲行政院頒獎鼓勵。16.完成以2001年爲目標年的跨世紀市政建設藍圖。17.推動公有停車場委託民間經營。18.開辦信用卡語音轉帳繳納交通罰鍰及監理資費。19.戶政所全面實施夜間彈性上班。20.完成營利事業登記申請案資訊化。21.結合駕照體檢與測驗。22.實施公有路外停車場夜間折扣優惠措施。23.分區舉辦市長與里長座談會。24.與老人福利聯盟聯合成立「失蹤成人協尋中心」。25.臺北銀行股票上市,並推動北銀民營化。26.開辦補助更生保護人蔘訓津貼。27.成立臺北市職業病鑑定小組。28.建置交裁所多媒體電腦連線自動查詢。29.設置消費者保護專線及成立消保官、消費者保護委員會。30.戶政所等15類機關提供隔週週休二日上班服務。31.成立愛心導護大隊1000餘人。32.聯合服務中心成立義工大隊。33.放寬社福機構立案程序及要件。34. 訴願審議案件撤銷比率由83年的百分之18.12增加爲去年的百分之46.13。35.簡化出版品事業登記由25天縮爲5天。36.設立準行政法庭。

國際化策略方面:

1.籌建國際金融大樓,將於2002年完成101層的智慧型大樓。2.締結14個姊妹市及1個夥伴市。3.推動本市交通設施國際化。4.爭取舉辦2001年IULA年會。5. 辦理世界首都論壇臺北會議,計有58個國家、67個城市參加。6.推動敦化南、北路金融專業特區。7.辦理國際地方政府聯合會1998年亞太分會會議。

全國首創.臺北第一

●北市教育局長由老師票選產生(84.2.24)●製作「臺北市八十三年電子公告土地現值表」,土地公告現值電子化(84.4)●以跨國視訊會議方式召開中美合作規劃首都核心區都市計劃案,首創運用高科技跨國會議之先例(84.5) ●慶祝端午節,市府首次舉辦「公車賞詩、快樂上路」活動(84.6.2)●青少年高峰會議首次舉行,市長與青少年「鬥陣」談心(84.6.21) ●開辦多元化托兒服務,鼓勵收託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兒童及辦理臨時托育服務(84.7.1)●全國首創飆舞在新生南路舉行(84.7.9)●消防局率先全國正式成立,從此警消分立(84.7.10)●蚊子電影院露天電影欣賞首次在大安公園放映(84.8.18)●設立免付費兵役申訴專線,提供二十四小時全方位之服務(84.9.11)●總統府前廣場首次開放舉行飆舞活動,空間解嚴(84.10.25)●成立臺北市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84.11.1)●「全家起笑一臺北親子耶誕夜」活動首次舉行(84.12.24)●「三歲以下兒童免費醫療補助」開始實施(84.12.25)●「計時、許願、跨年演唱會」首次舉行,市長與市民共同倒數計時迎接新年(84.12.31)●辦理免費輻射偵測服務(85.1.1)●成立全國政府第一個婦權會──臺北市政府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85.1.23)●成立原住民法律服務專線電話、辦理原住民急難救助、兒童托育補助(85.7.1)●士林官邸首次開放,舉行百對金婚伉儷「再愛一萬年」活動(85.8.4)●公車票證電腦化首度全面實施(85.9.1)●殘障津貼率先全國發放(85.9.9)●規劃「原住民主題公園」,預計87年12月底完工(85.9.19)●首度公告松山機場航空噪音管制區範圍,已成爲機場周圍地區航空噪音改善及民航局補助設置防音設施之依據(85.10.4) ●各戶政事務所全面實施夜間延長辦公(86.2.1)●首座公辦民營市立萬芳醫院正式開幕(86.2.15) ●首次在仁愛路辦理「嬉春燈‧鬧元宵」臺北燈節活動(86.2.21)●春節期間實施受理「市民外出住宅巡邏服務」(86.3.21)●完成興建本市首座公設民營陽明老人公寓(86.4)●成立「除霸小組」,向路霸宣戰(86.4.1)●基隆河「希望噴泉」公園正式啓用(86.5.24)●成立全國第一支反綁架部隊(86.6)●成立「福利郵局」由郵差擔任第一線的社會服務工作(86.7.1)●成立原住民手工藝館(86.7.6)●全面開放亞洲規模最大的天文科學館(86.7.20)●公告紫藤蘆爲第一個市定古蹟,開啓地方政府致力保護文化財產的先河(86.7.23)●中山北路完成造街計劃(86.8.1)●設立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站,使民衆隨時掌握國宅相關資訊及直接上網下載有關業務之申請表格(86.9) ●正式公佈實施「臺北市畜犬管理辦法」(86.9.4)●首創開辦飛機維修專班職業訓練(86.9.26)●創辦提供英文戶籍謄本(86.10.1)●房屋租售資訊服務網站與各區公所連線,屋主經由簡易申請手續即可將租屋、售屋資訊上網(86.12) ●訂頒「各機關團體舉辦臨時活動使用臺北市道路管理要點」(86.12.11)●啓用全國第一個準行政法庭──訴願審理庭(86.12.20)●「臺北市性侵害防治中心」於市立中興醫院二樓開幕成立(86.12.30)●成立單一窗口受理公害陳情、環境維護、環保許可、環保義工申請(87.2.1)●正式啓用區戶政工作站(87.2.10)●首座本市客家藝文中心完工開館(87.2.22)●完成臺北老店徵選活動及老店受證儀式(87.2)●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編印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手冊、研擬校園性侵害防治處理要點(87.3) ●首創成立勞工教育圖書資訊中心(87.3.10)●舉辦國際地方政府聯合會亞太分會第十六屆執行委員會議(87.3.25-27)●舉辦「跨世紀新公民運動」成年禮活動,並頒發新公民護照(87.3.29)●開始試辦垃圾費隨袋徵收(87.4.1) ●實施建築執照「單一窗口」(87.4.1)●戶政業務獲得ISO 9002認證(87.5.1)●舉辦「世界首都論壇」會議,有來自58國67個首都城市市長和代表參與(87.5.27-29)●舉辦1998臺北藝術節(87.5.6-6.15) ●動工修繕陽明山蔣公官邸,更名爲「草山文化行館」,提供藝術表演與文化交流據點(87.6.15)●完成士林官邸音樂座新建工程(87.6.16)●北投垃圾焚化廠機電設備統包工程完工,有全世界首創的觀景臺和旋轉餐廳(87.7.12)●捷運木柵線旅客運送服務獲ISO 9002國際品質認證(87.7.20)●首創社教機構之「聯票金卡」及「家庭卡」,提供市民方便的休閒生活(87.8.1)●公共自行車正式啓用,綠色運輸系統起步(87.8.17)●校園新「視窗」──58所學校加裝照明點燈,裝置監視器,以電眼消除安全死角(87.8.21)●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率達39.12%(87.8.31)●舉辦「臺北電影節1998 Taipei Film Festival」活動,紅樓電影博物館開館(87.9.25-10.5)●每週舉辦「臺北爵士夜」──浪漫曲風Friday Party(87.9.4)●北政國中自主學習班開學,開創體制外的學程(87.9.4)●客家文化會館開館(87.10.3)●實施消防人員勤一休一制度,全國首創●率先提供日籍慰安婦醫療,住屋及生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