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大陸AI發展 出現超前趨勢

美國微軟公司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曾在2月份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中提到,在美、中競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研發,而是中國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的發展運用擁有較美國更高的速度優勢

近年來,人工智慧已發展成一門重要科學,且出現龐大的商業應用前景;而其中,中國在人工智慧發展與商業的運用上,已有迎頭趕上美國的趨勢

根據史丹佛大學3月份公佈的2021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2021 AI Index Report)中的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期刊引用率指標,中國在2020年以20.7%的比例,微幅超過美國的19.8%。

其實,中國從2019年開始,在全球AI人工智慧會議論文數量,所佔比例已超越美國;到2020年,大陸在AI期刊的全球引用數量,首次超越美國發表的數量;而在此之前的過去十年,美國的AI會議論文被引用數量是一直高於中國的。更有甚者,如今在中國,人工智慧技術更是已經運用到一般日常生活中。

舉個實際運用例子,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最嚴重期間,許多會議或培訓課程等都被迫改爲線上舉辦,但線上即時會議沒用手語,也沒有字幕,這讓聽障人士被阻隔在科技進步之外,但也因此,人工智慧的即時字幕技術便應運而生。

中國靠着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釘釘平臺內部的一羣工程師,整合阿里雲、達摩院(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之科學研究機構)的人工智慧技術,融入語音識別技術,開發出一套無障礙工作平臺;聽障人士只要透過這個平臺,就可利用語音轉換文字、AI即時字幕,就可以無障礙的參與視頻會議直播或是網路學習課程等。

中國的AI之所以能高速發展,官方政策支持是主要助力。中國的人工智慧如今已提升到國家戰略等級,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瞄準八大領域,而其中人工智慧被列在第一位,預計2025年要實現重點生產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建設1,000個以上智慧車間,100個智慧供應鏈等等,明確將人工智慧定位爲經濟引擎級別產業

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另一方面也得利於中國人口衆多,能建立龐大與有效的數據資料庫,帶動臉部辨識等人工智慧技術突發猛進,同時搭配雲技術,將這些大數據運用到各個層面,例如推動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慧發展等,這些AI技術的商業運用,已經領先許多歐美先進國家。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公佈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地圖」顯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產過程中,中國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的熱度明顯增加,整體產業規模爲434億美元,年增率爲13.8%,略高於全球年增率的12.3%。

目前我們看到中國境內各家科技巨頭爭相進入AI行業,除了上述阿里巴巴外,騰訊也宣佈進入新戰略階段:「創建數字中國」。而大動作回港上市的百度,在2017年喊出「All in AI」口號、成立AI技術平臺體系後,如今更是積極投入自動駕駛汽車產業,不論是測試里程數,以及在中國境內拿到的智慧駕駛牌照數上,也繳出亮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