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傳晶圓老四棄陸IC設計大單 驚爆內幕老美操刀

格芯。(圖/達志影像

全球晶片缺貨問題嚴重,主要是新冠疫情衝擊市場供需被打亂,加上陸美對抗下,許多大陸半導體企業遭到美方制裁,但全球前10大晶代工廠,2021年第一季總產值達227.5億美元、季增1%,續創歷史新高紀錄,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估計,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佔率攀至55%。對此,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格芯)日前傳出將赴美IPO,估值上看300億美元,但陸媒最新消息指出,格芯竟單方面取消陸企訂單

據陸媒《集微網報導,格芯片面取消大陸IC設計廠商的訂單,這被視爲美國政府對大陸半導體產業打擊的一環。報導提及,格芯今年營運不順遂,除了放棄先進製程競爭行列,並將多個晶圓代工廠出售,格芯大股東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更是不斷傳出有出售格芯的消息。

不過,隨着陸美科技抗爭以及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全球晶片缺貨,讓格芯在去年車用晶片業務出貨量創下歷史新高,甚至取得美國國防部訂單,拿下軍用晶片業務,並陸續從AMD、高通博通等美國無廠半導體取得訂單。格芯也表示,晶片供應吃緊,打算在今年投入14億美元擴產,傳出選定摩根士丹利承銷商,進行赴美IPO籌備,預計籌資300億美元。

陸媒報導指稱,一名化名方岸臺灣產業人士指出,格芯執行長Thomas Caulfield先前宣稱,這是地緣政治問題,從他出任執行長一職以來,格芯就與美國政府互動頻繁,並接受大部分美軍以及美國各大廠訂單,甚至傳出格芯赴美IPO,實際上是美國想強力掌握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意圖

化名爲方岸的臺灣產業人士指出,格芯CEO柯斐德(Thomas Caulfield) 先前已宣稱,這是1個地緣政治問題,但自柯斐德2年前接任CEO後,格芯就與美國互動頻繁,並接受了大部分美軍的訂單,以及AMD、高通、博通等大廠的訂單,給予格芯重整旗鼓的「重要補給」;而格芯大股東穆巴達拉發展公司年來營運不順,IPO恐只是個藉口,背後透露出美國要強力掌控的意味

方岸表示,格芯想赴美IPO,自然需要一些籌碼,大陸IC設計業者的訂單就被拿來犧牲,這層黑幕,就是美方想要對大陸半導體自主化重擊。美方雖然要求臺積電、三星電子赴美設廠,掌握先進製程技術在美生產,更直取握有7成市佔率的成熟製程市場。

方岸認爲,英特爾打算髮展IDM 2.0,朝着發展晶圓代工業務前進,這有助於美國先進製程發展,如今再拉攏格芯,強化美國半導體制造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