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遠/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恐怕是美化了移民美國

作者呂秋遠律師

剛泡好咖啡。對着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我想該是和大家清楚說幾句話的時候

小時候,我曾經想移民澳洲。不爲什麼,因爲偶然看到一張海報,上面的圖像雪梨歌劇院,頓時覺得那個場景好美,希望可以移民到這麼美麗國家去。

當然,當時我不知道有所白澳政策遺毒,帶來了不少的種族歧視(每個國家多少都會有),也不知道喜歡一個國家的風景,不見得一定要移民到那裡,不是說最美的風景是人?

長大後,我慢慢體會到,所謂的移民,其實逼不得已的居多;如果是自願,往往是多了些想像中的浪漫,或者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因爲,不會因爲移民到美國去,該是魯蛇的突然變成溫拿

每個國家都有她的美麗與哀愁,但是不變的都一樣,「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我們看到的美國夢,大部分都是被好萊塢電影誤導。美國的貧窮線以下人口,大約將近五千萬人,這些人之中,許多沒有醫療保險。在某些地區,到了夜晚,逛公園是一種惡夢,那裡的槍枝管制措施,會讓自己也想買兩把槍放在身上。

更別說肥咖條款(FATCA),美國政府誓言追討稅金天涯海角,如果是美國人,將來在臺灣有所得,也必須繳納美國聯邦綜合所得稅。然而,這孩子可能根本沒到過美國,英文可能只能說how much, thank you and bye bye,只因爲母親三十年前的冒險犯難決定,他,是美國人,要納稅服兵役、參加陪審團

真正的有錢人,本來就不需要冒着懷孕三十二週的風險,以及欺騙移民局的行爲,讓孩子取得美國國籍。他們可以舉重若輕,簡單的利用投資移民,取得當美國人的入場券。如果爲了省幾周的生活費,而必須忍到最後幾周才坐着飛機到美國,他們或許是臺灣的中產階級,然而,有錢讓孩子去實現美國夢嗎?賺臺灣的錢在美國花,可不是中產階級做得到的事情,遑論這孩子在美國,根本沒有根。縱然他是美國人,他聽不懂川普笑話,看不懂歐巴馬電視演講,沒有歷史背景、沒有文化底蘊,在那個異鄉,又能完成什麼夢?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恐怕是美化了移民美國這件事。當自己不是美國人的時候,孩子在美國的起步其實很辛苦,如果在臺灣,都沒辦法讓孩子自主學習、獲得在社會生存下去的能力,在美國就可以讓孩子從此高人一等?

即使無車無人、夜深無聲,喝了這杯咖啡,也早點洗洗睡吧,因爲這是惡夢的開端,孩子不會感謝你的。

●作者呂秋遠,碩博士畢,原文刊載於臉書粉絲專頁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已獲本人授權同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圖片爲版權照片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