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消費破36.62兆、年增10.2% 消費新模式成2018發展重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消費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62兆。(圖/記者徐政璿攝)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62兆(人民幣,下同),雖然遜於預期,但較上一年增長10.2%。官方也決定推展新模式、新業態以擴大消費,科技發展帶動的資訊消費就成爲首要目標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7年消費數據顯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爲3.47兆元,年增率僅9.4%,低於預期10.2%,並處於全年低點。不過相較之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兆元,較去年增長10.2%。全年網上零售額爲7.17兆元,年增32.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5.48兆元,年增2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15%,比2016年提高2.4%。

消費在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數據也顯示電商等新業態的資訊消費模式是成長快速的未來熱點,根據經濟參考報報導,工信部部委爲了進一步擴大和升級資訊消費,相關部委將推進多項具體工作,包括推廣數位家庭產品、加強「互聯網+」等趨勢

此外,未來將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包括鼓勵社會資源合作建構網購平臺,推動建設第三方工業電商服務平臺培育新一代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完善新型平臺生態體系。官方要求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要達到6兆元,年均增長11%以上,並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兆元。

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指出,金融危機以來,「三駕馬車」中投資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度逐年下降,中國經濟正在由傳統的投資拉動模式向消費驅動模式轉型,消費升級也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

但也有機構指出,2018年擴大消費也存在困難,經濟藍皮書就指出,雖然以「互聯網+」爲核心的消費新業態發展欣欣向榮,但總體而言,由於規模等因素,新的發展動能短期內難以完全抵銷因結構調整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國民收入分配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政府企業居民收入分配依然失衡,從而限制了居民消費水平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