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造車新勢力 頻傳出局

圖/新華社

近期大陸經營不善新能源車企

在景氣下行、資金鍊斷裂的影響下,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洗牌加劇,長江汽車、愛馳汽車等曾名噪一時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如今卻頻傳停產、欠薪、倒閉的消息。最新消息是,曾受寧德時代青睞、富士康注資援手的拜騰汽車,也在融資失敗後日前宣告出局。

對此,華爲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表示,不斷「內卷」帶來的白熱化競爭下,業者「要麼倒閉,要麼成爲巨頭」,比亞迪將在未來成爲少數能夠活下來的汽車巨頭之一。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18日表示,大陸汽車業仍需要合理考慮產業佈局的空間合理性。

綜合陸媒報導,疫情解封后,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未如預期迎來銷售春天,儘管官方在政策上不斷鼓勵汽車消費,但在貌似熱鬧的氛圍下,業界反而是面臨銷售疲軟、融資困難、價格戰持續不斷的激烈競爭環境,不斷有業者被「洗」出市場。

餘承東日前在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創新大會坦言,無論一些車企今天的成績多麼好,都不代表未來能活下來,今後能活下來的企業每年的產量達不到500萬輛以上,或者達不到1千萬輛以上,就很難在這個時代立足。

最新出局的業者是拜騰汽車,其背後的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知行新能源)日前被申請破產,而拜騰的另一家關聯公司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知行電動車)也新增一則破產案件。拜騰表示,困局源自於集團的融資失敗。

拜騰汽車曾經跟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稱爲大陸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其核心管理團隊曾囊括來自寶馬、特斯拉等外國車企的核心人員,融資過程中也受到寧德時代、一汽集團等巨頭的青睞,即便在上一次推進重組期間,富士康還曾施以援手。

大陸業內人士指出,造車新勢力目前大多是「互聯網+直營店」模式行銷,比較依賴銷量,因此業者們的現金流風險格外大,本身就需要大量資金支撐研發生產及品牌推廣,一旦銷量連續下跌,經營就很容易出狀況。

隨着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未來造車新勢力與大陸傳統車企、海外車企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