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馬英九成就達成 習近平微敷衍只搞心靈喊話

馬習會。(圖/記者一中攝,下同)

記者賴於榛/新加坡報導

馬習會7日順利落幕,總統馬英九成就」達成,創下分治66年來首次兩岸領導人會面歷史紀錄,還有了留名歷史的世紀之握。綜觀雙方記者會說法,馬英九會中所提出的各項方向建議,習近平都有迴應,但顯得敷衍,像是我方期望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但陸方僅贊同兩岸事務首長熱線」;飛彈佈署對準臺灣議題,也只被以「這些(軍事部署不是針對臺灣」爲由打發。

馬英九、習近平緊緊握手80秒,接着揮手微笑共同走向會面場地,短短2分鐘的安排,現場破500位的媒體眼睛都在盯着看,看着兩岸的歷史成就達成。

會談前,習近平致詞緊扣住「親」,強調兩岸關係深切,海峽隔不斷兄弟親情,擋不住同胞家鄉故土思念,和對家人團聚的渴望,在上個世紀80年代,衝開了兩岸分隔的大門,「因爲我們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習近平更提出4個堅持,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持爲兩岸同胞謀福祉,兩岸一家親;堅持同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馬英九則硬是多了習近平一個主張,喊出鞏固兩岸共識、降低敵對狀態、擴大兩岸交流設置兩岸熱線、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馬英九5個重點、習近平4個堅持看似有共識,綜觀雙方的會後記者會卻可以發現,會中由我方不斷提出建議與要求,等着陸方同意或反對,習近平幾乎都有迴應,但答案總是朦朧,像是馬英九把臺灣民衆對於大陸飛彈部署的疑慮轉達給習近平知道,得到的答案卻是,「這些(軍事)部署不是針對臺灣。

出發前馬英九喊話,期望兩岸最高領導人會面常態化,但會議結論是卻是習近平僅贊同從兩岸事務首長開始熱線,希望有助於雙方溝通、避免誤判;對於我國國際發展時常遇上阻礙,馬英九轉述,習近平希望透過「個案處理」的方法討論;另外,正在商談的貨物貿易、互設辦事機構等等,張志軍強調希望兩岸擴大經濟合作,也歡迎臺灣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但這說法早已被對岸多次重申,並無新進度。

圖輯:馬英九與習近平世紀之握

圖輯:馬習會花絮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