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LED燈倡導節能 DOMI還幫你種樹救下一代

▲DOMI賣LED燈倡導節能。圖爲DOMI創辦人之一的連庭凱。(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李孟璇許雅綿/專訪

2014年臺灣誕生了第一家B型企業「DOMI(綠然能源)」,這是由6名有科技網路、經濟、品牌公關專業背景創業家所組成,他們不只是一家單純販售LED節能燈具的公司,在賣產品的同時,還會把收益拿來幫客戶種樹

DOMI創辦人之一的連庭凱表示,會成立這樣的公司,主要是爲了下一代着想。過去他長年在北京工作生活久了,對空氣污染沒有太大的感覺,直到聽聞同事女兒一直咳嗽,經醫生診斷後發現,因爲吸入不乾淨的空氣導致肺部受損,有2年的時間都不能做激烈運動,這時有孩子的他才驚覺,原來在這樣的環境,真的會影響健康。

所以他與好朋友一起回臺後大家一直想着要爲下一代做些什麼,此時剛好《看見臺灣》這部紀錄片上映,影片內容給他們帶來相當大的震撼,曾幾何時,「家」竟然滿是傷疤、覆蓋着一層層的污染,這更讓這羣不到40歲的父母們下定決心,要創辦能安心養育下一代、且對環境有益事業,因此便創立了DOMI(拉丁文的「家」)。

連庭凱表示,基於以上原因,DOMI一開始就決定要種樹,希望爲下一代打造綠色環境,加上合夥人中有一位曾在LED廠工作10年,因此大家開始討論,決定利用現有科技產品,以降低能源使用,進而節能減碳、減少地球負擔,期盼透過這樣「一減一加」的模式,來達到改善環境的目標。

而DOMI的營運模式很簡單,只要客戶願意更換LED燈泡,就會提供免費換燈服務,不過他們更鼓勵客戶自己動手換燈,因爲透過辛苦的勞力,才能知道省下來的電有多珍貴;接着DOMI會從每筆合約收益中,拿出固定比例作爲減碳經費,來替客戶種樹。

另外還會定期舉辦「綠樹派對」,並邀請客戶帶着孩子到戶外,一起加入種樹的行列,希望大家實際用手腳接觸大地,爲地球做一些貢獻,也期盼環境教育能從小就播種到孩子們的心裡,長大後能更積極主動對這塊土地產生愛及關懷

不過現在除了種樹,DOMI還要送溫暖弱勢家庭。連庭凱指出,去年他受邀參加全球社會企業論壇,發現大家除了聚焦氣候變遷、空氣污染、能源等問題,還關注「能源貧窮」,這是指一個家庭能源開支超出總收入10%,就屬於能源貧窮戶,他們會因爲在寒冷及酷熱的天氣節省能源支出,導致出現健康問題或死亡率增加的狀況

而臺灣其實也正面臨這樣的困境,連庭凱表示,以目前國內一級弱勢家庭約有4,000戶來看,每月房租扣除政府補助費用,約要支出200~800元,但電費1個月就要400~1,000元,顯見用電開支佔比很高,因此DOMI決定協助他們把燈換成LED,來降低他們的用電支出。

連庭凱說,自從開始協助這些弱勢家庭後,截至去年底已經有1,500多戶的燈換成LED,並逐漸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他回憶,有一次在幫忙換燈的時候,一個小孩忽然跑過來說謝謝,「因爲換了燈泡後,不用爲了省電而到便利商店,終於可以在家唸書。」聽完這番話後,讓他不禁紅了眼眶,原來做很簡單的事情,也可以讓別人的生活有所改變。

連庭凱表示,過去常常可以聽到「付出越多、得到越多」這樣的話,只是沒有想過要用在企業上,如今像他們一樣的「B型企業」,就好像是老天爺爲社會開啓新的一扇窗,因爲透過商業力量就可以解決社會及環境問題,還能找到志同道的人,一起做有意義的工作。

DOMI期許自己,未來將持續推廣LED燈、幫客戶種樹,還要協助弱勢家庭改善環境,如果可以的話,更希望研究出一套系統,來評估這類家庭的狀況,以爲他們提出更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連庭凱說,也許他不會爲了賺更多錢而打拚,但願意爲別人更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