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美國商機日 貿協:合作水平歷史高峰

貿協董事長提到,雙方交流密切,互促創新,使合作水平處於歷史新高。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也說道,即使臺海安全議題,但外商仍對臺灣投資有信心,且臺灣打入全球供應鏈互利互惠,加強雙方產業鏈合作,增強商機媒合機會,擴大美國各州經貿合作。

在2022年美國爲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則爲美國第9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關係緊密,今年1至7月我國對美國出口993.4億美元,相信全球通膨緩解、終端市場需求恢復正常之後,透過積極佈局供應鏈,將爲雙方拓展商機的重要契機。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提到,今年「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訂,以及先前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等,均有助於雙向貿易,產業相互合作,持續提升臺美雙邊貿易強勁。數據顯示,臺灣對美投資累積達285億美元,美國對臺灣投資達265億美元,即使臺海安全議題、國際景氣不振影響,但美國、德國商會調查表示,九成會員仍有信心且外商擴大在臺投資,後續新興科技發展持續,如5G等,臺灣對全球供應鏈亦有強大助益,臺美雙方合作深化,加強雙方產業鏈合作,增強商機媒合機會,擴大美國各州經貿合作。值得一提,目前美國已有15州在臺設立辦事處,爲雙方對話提供更良好管道。

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致詞時表示,臺美雙方的貿易關係緊密,且爲理念相通、共享價值的夥伴;甫於8月簽署的首批「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定實施法案」,更爲數十年來臺美雙方信任與合作的強有力證明。在全球供應鏈重組、AI大數據的潮流下,臺灣在半導體業具備的優勢,更是爲不可獲缺的角色,創立新的供應鏈網路,除了半導體大鳳凰城,更有底特律電動車市場商機機會,雙方交流密切,互促創新,使合作水平處於歷史新高。透過今天的美國商機日,不僅近一步深化臺美夥伴關係,更一同強化經濟合作目標,雙方關係進展令人振奮。

本年活動爲第12屆舉行,並受到臺美雙方高度重視,包括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由Dr. Laurie Locascio代表團、臺積電(2330)在美國設廠所在的亞利桑那州州長Katie Hobbs代表團、具備電動車供應鏈重要地位的新墨西哥州州長Michelle Lujan Grisham代表團、喬治亞州公共服務廳、愛達荷州商務廳、關島經貿廳、維吉尼亞州商務廳皆有代表親臨訪臺,並與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經濟部林全能次長、美國在臺協會(AIT)孫曉雅處長共同出席開幕典禮,深化臺美緊密的夥伴關係。在開幕典禮後登場的「臺美供應鏈夥伴論壇」,則邀請到重量級講師,包括中華經濟研究院顏慧欣副執行長、臺灣思科系統遊證硯客戶服務策略總監、中華電(2412)江筆協理及MIH電動車聯盟鄭宇翔,分享臺美企業合作的機會。

此次活動共邀請18家美國買主進行採購,採購品項涵蓋電子零組件、五金手工具、汽車零配件、IoT等產業。重要買主包括美國伺服器大廠Super Micro Computer和全球最大的HVAC系統製造商Daikin Comfort Technologies N.A.皆會來臺參加採洽,我國共有209家供應商與會,包括光寶科(2301)、仁寶(2324)電腦、漢翔(2634)、明泰(3380)、泰金寶電通、廣積(8050)、東元電機、信邦(3023)、佳必琪(6197)和旭隼(6409)等臺灣上市櫃公司皆參加,總共洽談近200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