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人就有7人齒齶不整 是否戴牙套需考量3面向

民衆可使用衛福部心口委託臺北醫學大學口腔學元編寫的《齒齶矯正健康照護手冊》,瞭解矯正流程,及相關的保健資訊。(林周義攝)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每10人就有7人有不同程度的齒齶不整問題,包括齒列不整、暴牙、地包天、上下排一起暴的「聯合暴」等。許多家長會關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該戴牙套,醫師表示,戴不戴牙套應從3面向考量美觀功能與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齒齶矯正學會理事長鄭信忠表示,齒齶不整的影響包括歪嘴、斜臉、厚道無法好好吃東西、說話不清、心理障礙等。有些人因牙齒太歪不好刷,最終導致牙周病蛀牙,甚至因咬合力不平均,影響齶骨的正常發育

鄭信忠表示,需不需進行齒齶矯正,應從美觀、功能與健康3個面向,綜合地考量,並與醫師討論。目前除了車禍後引起的齒齶不整有健保給付外,其他的齒齶矯正都需自費價格產品材質、矯正的複雜度而決定。

齒齶矯正療程約需耗時2年到2年半,在進行前需與醫師充分溝通,並簽署同意書。鄭信忠提醒民衆,戴牙套期間,不可食用過硬、含骨頭纖維過多、容易染色、難咀嚼、容易噎到的食物舉例而言,民衆應避免吃粉圓、肉乾芒果金針菇等食物,如需食用蘋果肉類應切小塊再吃。

戴牙套期間,刷牙應分矯正器上方、矯正器上、矯正器下方3段進行,使用牙間情節矯正器的周邊,並使用牙線穿過矯正器,清潔齒縫。安裝矯正骨釘者,應以牙間刷清潔骨釘周邊。若已佩戴維持器,則應每日以牙刷刷洗內外側,並在潔淨後以假牙清潔錠浸泡,加強清潔效果

鄭信忠提醒民衆,矯正牙齒期間仍應配合醫囑定期回診。民衆可使用衛福部心口司委託臺北醫學大學口腔學元編寫的《齒齶矯正健康照護手冊》,瞭解矯正流程,及相關的保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