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安撫韓國擁核論 守住核擴散體系底線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左)26日發表強化「延伸嚇阻」(覈保護傘)的《華盛頓宣言》。(中新社)

隨着北韓迅速推進核武計劃,包括研發射程可達美國城市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韓國內部要求自主發展核武(核武裝)的輿論高漲,美國方面亦有支持者。26日的美韓峰會發表強化「延伸嚇阻」(覈保護傘)的《華盛頓宣言》,就是旨在安撫韓國民衆,同時守住「國際防核擴散體系」的底線,否則東北亞核武軍備競賽的「潘朵拉盒子」一旦打開,後果恐難料。

今年1月,韓國總統尹錫悅曾告訴國防和外交官員,若北韓構成的威脅「惡化」,韓國可能會「引進戰術核武或者自行製造」。在面對國際強烈反對後,首爾收回了尹錫悅的話。然而,韓國擁有自主核嚇阻能力的說法,已經成爲國安政策論辯的主流。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2022年一項民調顯示,71%的韓國人表示應該製造自己的核武。

這也凸顯出,韓國人愈來愈質疑美國提供覈保護傘的承諾是否靠得住。曾在去年訪臺的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軍事歷史學家布特(Max Boot)於近日撰文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曾揚言,若韓國不大幅提高防衛費分擔金就撤回駐美韓軍,「如果2024年川普或川普之流當選總統,要韓國國民如何相信信奉『美國優先』的總統會爲了遙遠的同盟,而甘願承受核戰爭的風險?」

面對韓國人的疑慮,拜登政府的解方是新設美韓「核磋商小組」(NCG),讓韓國在美國戰略規畫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並將定期在朝鮮半島周邊部署搭載核武的核潛艦。26日的「尹拜會」還特別發表《華盛頓宣言》,把對韓提供「覈保護傘」文件化,韓媒稱此爲「同盟國史無前例的事」。首爾智庫「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高明鉉也指出,美國核潛艦定期訪韓,相當於「暗示一個專用的核潛艦選項」。

美韓NCG系仿效美國與北約組織(NATO)之間的核共享協議機構「核計劃小組」(NPG)。美國政府高官則指出,兩者有明顯不同之處,如美國在歐洲北約成員國部署有戰術核武,但目前且今後都不會在韓國部署。韓方也不能干預美方的核武使用決策,根據協議,首爾亦將「維持其無核地位,並將繼續遵守其《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簽署國的所有條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