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慌了?晶片制裁因1事快失敗 大陸官媒還補刀嗆聲

大陸晶片業遭美國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措施。(示意圖/shutterstock)

美國去年針對大陸先進製程晶片設下嚴格出口管制,並積極拉攏日本、南韓及歐洲等盟友加入制裁行列,但目前僅獲得日本與荷蘭初步同意,南韓則低調避談,就是不想太早表態。對此,環球時報撰文抨擊美國此舉無濟於事,晶片制裁策略也出現更多失敗跡象,不僅是盟友之間未有共識,大陸的技術突破也讓單邊打壓面臨失敗。

美國駐日本大使Rahm Emanuel週一曾公開表示,美國目前正與日本、荷蘭及南韓就針對大陸半導體進行出口管制進行討論。環球時報狠酸此番言論就是在進行新一輪的施壓。

環球時報也批評,Rahm Emanuel聲稱出口管制措施對各方都有共同利益,但事實上,當初美國發動出口管制時並沒有參考盟友的意見,也沒有考慮盟友的利益,相當諷刺。

日本、荷蘭及南韓是否加入制裁行列將左右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能否成功,但這些國家的企業也必須考量在大陸市場的龐大商業利益,環球時報認爲,若加入制裁等於是「商業自殺」這樣的損失對任何國家與企業都會相當痛苦。

此外,環球時報提到,從美國半導體企業的財報,就不難看出堅持圍堵大陸晶片的代價越來越難承受,且南韓與荷蘭表現出的態度,其實也代表他們不願仿效美國的晶片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