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何急贈臺灣250萬劑疫苗?藍帥哥議員曝3大真相

國民黨臺中市議員羅廷瑋。(圖/翻攝自羅廷瑋臉書)

美國6月20日捐助臺灣250萬劑德納新冠肺炎疫苗,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臺中市議員羅廷瑋指出,美國援助緩臺灣疫苗之急,這點大家都很感謝,但從美國出手的時間點可見,除了臺美情誼,背後恐還有三大考量:爲蔡政府紓解民怨、對臺軍售前奏曲,以及與大陸的疫苗較勁。

羅廷瑋22日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捐贈臺灣250萬劑疫苗,最表面原因當然是爲彰顯所謂的「臺美友好形象」,但從美國疫苗抵臺的時間點來看,或許背後另有考量。

羅庭瑋指出,第一,民間企業捐贈疫苗,迫使蔡政府終於表態,讓臺積電浮出檯面;恰巧這時美國疫苗抵臺,緩解了民間不斷高漲的疫苗採購壓力,尤其這次數量可觀,有效爲蔡政府紓解民怨。

第二,6月17日臺灣軍方證實,臺灣已與美國在臺協會(AIT)簽署了兩項軍購合約,分別是金額96億多臺幣陸軍遠程精凖火力打擊系統」,與金額390多億臺幣的「飛彈乙批」。羅廷瑋認爲,這批疫苗彷彿臺灣軍購的「贈品」,故有許多人戲稱這是「買軍火送疫苗」,恐是美國對臺軍售的前奏曲,其時間點之巧值得思考。第三,美國之前宣佈準備了8000萬劑疫苗將贈送世界各國,這目的就是想進行「疫苗外交戰」,尤其是針對經濟實力相對落後的國家,疫苗援助已成美中角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