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陸將升高臺海軍事活動

中國軍網/微博@央廣軍事

4月24日,國軍運用聯合情監系統監控公佈自行拍攝的遼寧照片。(國防部提供)

空軍F-16戰機(下)監控共軍轟六照片。(國防部提供)

美國國家利益》10日報導,自2020年初以來,中國在臺灣附近軍事活動激增,分析人士認爲,中國是想藉臺灣議題轉移國內新冠疫情注意力。但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趨勢就已表明,不管國際形勢如何,北京都會在臺海周邊採取軍事升級策略

華府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在《國家利益》撰文指出,早在2019年12月下旬爆發新冠疫情之前,北京就穩步增加解放軍海軍和空軍過境臺灣海峽,以及穿越日本和臺灣之間的宮古海峽以及通過巴士海峽的過境頻率。解放軍空軍戰機也越過臺灣海峽中線,及短暫入侵臺灣防空識別區

擴大勢力 排除美干擾

文章稱,解放軍臺海周邊活動增加,是因中國試圖擴大和鞏固其從第一島鏈西太平洋南海勢力範圍,並逐步排除美軍干擾,因此儘管解放軍的活動都會引起臺灣恐慌,臺軍也加以攔截。但總是將解放軍在臺海周邊更具自信的軍事活動,都視爲是針對臺灣其實是錯誤的,因爲臺灣的地理位置剛好就是夾在中美軍事活動範圍中間。

但文章也指出,中國領導人對軍事升級可能對臺灣公衆造成的心理影響沒有任何後悔,除了挑戰美國和外國空軍和海軍航駛臺海,也是針對蔡英文政府發動心理戰,解放軍的活動主要還是在針對臺灣。

失敗的兩岸政策

文章認爲,臺灣與北京的距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遠,也更加堅決反對統一。蔡英文再次當選並獲得強有力的公衆支持,也讓北京得出對臺同時採取「善意」與「懲罰兩面手法政策已經失敗的結論。

文章稱,經過多年努力培養「超民族主義」,北京陷入了自己的困境。北京不能承認過去十年的兩岸政策完全失敗,臺灣公衆對於北京的好感正在溜走。(儘管中國官方媒體對此仍不願承認,寧願以「分離主義者」及「外國干涉」解釋臺灣當前狀況)。

文章指出,臺灣將不得不受到北京更大程度的軍事脅迫。從2019年開始,解放軍內部一些鷹派軍事戰略家已經認爲「和平統一」不再是個選項,加上當前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國內GDP下降及港版國安法等干擾因素,這時臺灣問題引起了中國極大的情感分心,從中國的角度看,臺灣2380萬人拒絕接受其統一的夢想,是不可接受的粗魯。

臺海衝突性增加

文章稱,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仍然保持着理性,避免採取可能引發美國和其他大國報復的行動,仍致力採取「漸進主義」及「切香腸」策略,不太可能對臺採取高度挑釁的行爲。解放軍和中共內部頭腦冷靜的人仍占主導地位,因爲中國仍然沒有足夠的軍事能力來取代世界第一超級大國

文章強調,因此近來解放軍軍事演習主要是對臺灣人民和領導層進行心理戰,北京要求解放軍發動兩棲攻擊奪取臺灣的可能性仍然很低。但中國極有可能入侵臺灣主要的離島金門馬祖,或臺灣在南海控制的島嶼。因爲美國與臺灣都不想冒着與解放軍重大沖突的風險來保護這些離島。

文章表示,由於多國在臺灣海峽軍事運輸的密度逐漸升高,無意的事故和衝突的可能性將相應增加,很大程度上會讓中國的「超民族主義」迅速升級而導致危險,目前中國民族主義正處於沸點,這將使中共要降溫臺灣議題上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