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國拒絕美方進入"天宮"是報復美國?格局小了

(原標題:曾經美國中國愛搭不理,現在的天宮美國高攀不起?)

6月17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3名中國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這是中國宇航員首次進入中國人自己的太空站,也標誌着“天宮”空間站正式啓用,中國邁入了空間站時代

過去20年裡,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ISS是近地軌道上唯一的空間站。自1998年升空以來,國際空間站運行了整整24年。去年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NASA授權法案,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延長至2030年,但就像是再好的房子,無論如何修修補補,它終歸是有極限的,國際空間站的老化和退役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當國際空間站墜入太平洋,以最絢爛的方式謝幕之後,中國的“天宮”將接過“近地軌道上唯一的空間站”這一桂冠。到那時候,中國將成爲全世界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這會是中國航天人的高光時刻,同時也將是美國航天人的一場噩夢——

某個並不久遠的未來,中國將決定美國在人類唯一的空間站之中,是否有立錐之地。

“天宮”空間站完全體模擬圖

中國報復美國?格局小了

嚴格來說,這個噩夢事實上已經發生了。2016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簽署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爲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2019年6月,首批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

據中方介紹,“有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但因“科學價值技術考量”未能達標而被淘汰掉。這條新聞此後反覆發酵,更在最近“天宮”太空站正式啓用之際達到了一個頂峰,被解讀爲中國報了當年“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之仇,是“當初的你對我愛搭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只能說,這些解讀格局都太小了。中國以科學價值和技術考量不達標爲由拒絕美方進入中國太空站,無論如何,都已經是給美國人面子了。是中國人不想讓美國人來嗎?也不想想,美國人能來得了嗎?

2011年,美國出臺“沃爾夫修正案”,禁止與中國進行任何航天技術方面的合作。就算中國批准了美國的項目,美國的科研團隊又能出現在中國的空間站嗎?美國人想要進中國的“天宮”,自己先把“沃爾夫修正案”廢除再說吧!中國人雖然善良,但還不至於自取其辱。

諷刺的是,美國人不僅要堵死自己上“天宮”的路,而且還一定要把事情做絕。6月23日,“天宮”啓用6天后,美國NASA局長尼爾森在國會聽證會上篤定地表示,不能接受“中國取代美國成爲超級太空強國”,支持永久化“沃爾夫修正案”,“將中國永久排斥在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之外”。

行吧,你開心就好。

目前的國際空間站事實上已經處於年久失修的狀態

變作一個人類史上“最貴大煙花”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的航天時代正在落幕

星空屬於全人類

尼爾森的觀點其實代表了美國輿論對於中國發展的“傳統藝能”,也就是“中國威脅論”,比如說認爲中國的空間站就是在“挑戰美國的太空霸權”;另一類聲音則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表示“天宮”太空站雖然在技術上不斷追趕國際空間站,但差距“仍然存在”。

有意思的是,翻來翻去,除了各種各樣的嘴炮,外界唯獨看不到美國人落到實處做點什麼,比如說國際空間站停用後,是否會發射新的空間站和中國人一較高下。

在筆者的記憶中,就航天而言,美國是一個60年前就成功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高喊“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爲這很簡單,而是因爲這很困難”的偉大國度,以至於好萊塢電影中,美國的石油工人爲了拯救人類而乘坐航天飛機去炸燬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似乎也沒有超出人們的想象。

但事實是,美國早已經不再是那個美國了。10年前,美國航天飛機已經全數退役,在2020年馬斯克的SpaceX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之際,美國甚至已經失去了進行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連續九年都只能依靠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被《華盛頓郵報》稱爲“美國人的恥辱”。至於太空站項目,目前來看,NASA已經完全將希望押在了私人資本和外國投資之上,着眼於爲億萬富翁提供浪漫的太空之旅,而不是某些更爲崇高的事情。

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執行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不知道NASA自己還記不記得51年前,斯圖林格博士寫給贊比亞修女尤肯達的那封信?信中,這位曾經的NASA科學部門副主管以無比真摯的筆觸寫道,太空探索的終極目的是爲全人類建設更完美的家園,當我們憂心忡忡地看着未來,人類在太空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會讓我們希望滿懷。如果人類能夠征服太空,那我們終有一天也一定能征服飢餓、貧窮,乃至是一切紛爭與不幸。

2008年,斯圖林格博士去世,我們悲哀於這樣一位航天巨人隕落,更悲哀於當代的美國航天精神正一步步走向狹隘與固步自封。美國人依然夢想着征服太空,但他們滿眼卻只有地表之上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紛爭與痛苦不幸,而再也沒有映照着全人類美好未來的星辰大海。

一個屬於美國的航天時代正在落幕,但人類偉大的航天精神並非沒有繼承者。在國際空間站隕落,當“天宮”成爲近地軌道唯一的太空站之後,人類的太空探索將進入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世界所聽到的,將是中國真摯呼籲合作的聲音:星空屬於全人類,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