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歷對”的婚戀觀念,你認同嗎?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張學炬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部分“專注國內985高校海外名校學生”的婚戀平臺學歷成爲進入相親局的入場券參與者必須提交學歷、學位相關證明,通過審覈後才能掛牌發帖。(5月16日 半月談微信公衆號)

學歷只是某項能力的相關證明,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不應成爲婚戀的必要條件。作爲知名的婚戀交友平臺,用學歷設限,本身就是一種偏見。這種“門當歷對”的婚戀觀念得改一改了。

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但並非愛情的首選因素。愛情當以愛打底,而不是以學歷爲門檻。婚戀平臺把學歷低者人爲阻擋在愛的大門之外,不僅讓他們失去了擇友機會,也使學歷高者少了一份選擇,不僅失當,而且失策。婚戀平臺當擔起社會責任,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作爲婚戀平臺的服務主體,新時代的青年人端正愛情觀婚姻交友需要考慮學歷,如果學歷差別太大,交流起來可能會有一定障礙,但不能唯學歷是舉。找對象找的是人,是天長地久的真感情,而不是冰冷的學歷。只盯高學歷的愛情觀不免有些狹隘。正確的戀愛觀是找到真愛前提,否則,不但愛情容易偏航,人生也可能會拋錨。

對此,高校應對學生加以引導。目前,不少高校都開設了愛情課,但都將重點放在怎樣談上,注重招式策略,忽視了愛情觀教育,未免有些捨本逐末。同時,家長也要改變觀念,給孩子以正向引導。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是千百年來的傳統邏輯。家長會有意、無意地將這種觀念傳遞給下一代,影響孩子的判斷和選擇。另外,全社會也應倡導婚戀新風。不拘一格擇友,多元多維相親,才能多一分從容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