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大佬和美國說 "臺獨"不可能 蔡當局:我沒聽見

(原標題:民進黨大佬美國人說 “臺獨”不可能 蔡當局:我沒聽見)

臺灣當局前行政部門副主管邱義仁

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

陳水扁與邱義仁都認爲“臺獨”不可能

本月4日陳水扁做廣播節目,邀請自己過去的“頭號軍師”邱義仁對談。當談到“臺獨”議題的時候,邱義仁說,不要說中國大陸會阻止,即便是美國,據他的瞭解,也是不會同意的。所以“臺獨”已經不是臺灣人民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這是邱義仁繼今年在一場研討會上說除非瘋了,纔會宣佈“臺獨”,再度斷言“臺獨”是不可能的事情。

似乎是約好了,不到四十八個小時,在本月6日,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首度表態,在臺灣問題上,拜登政府無意改變現狀:“我們支持與臺灣建立牢固的非官方關係。但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我們完全認識到並理解其中的敏感性。”

同一天美國白宮發佈的一條推文,因爲出現“臺灣地區的旗子”,蔡英文轉發表示感謝,但隔一天,這條推文就被白宮自己悄悄刪掉了,8日,在被記者問起的時候,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Jen Psaki)的回答是:“這是製圖和社交媒體團隊的無心之過,無論如何不應該被視爲美國官方政策的轉變。當我們意識到這個錯誤時,我們就刪除了這條推文。所以正如你所說(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珍·普薩基同時還強調,美國繼續奉行一箇中國政策。

一時間,對於民進黨而言,已經不僅僅是打臉的事情,因爲防疫不利,民進黨又想以“仇陸”和“臺獨”做萬靈救命丸。這下子,民進黨當局有了被自己的前輩和美國抄了後路的感覺。

即便如此,第一時間民進黨的迴應就是模糊焦點,混淆是非。比如民進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迴應,民進黨成立迄今,最重要的文件就是1999年通過的所謂“臺灣前途決議文”,而邱義仁說的內容,沒有脫離“臺灣前途決議文”。

“臺灣前途決議文”對於民進黨而言,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因爲1999年,民進黨在參與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時,發現可能有當選的機會。但作爲一個臭名昭著的“臺獨”政黨,又需要給當時主流民意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臺灣人民一個解釋。所以用了一個“狸貓換太子”的修辭手法。委婉表達了民進黨會遵守”臺灣地區基本法”,但其中的悖論是,他們主張“臺獨”,卻宣誓遵守主張一箇中國的“臺灣地區基本法”,一個文件中放上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一種用來鞏固自己的選民,一種用來騙不同立場選民。以致當時的一個“臺獨”立場的批評人士楊碧川諷刺,臺灣本土化運動是“20世紀大騙局”。

這份文件由郭正亮執筆,後來沈富雄透露,郭正亮曾提議乾脆放棄“臺獨”主張,卻被邱義仁反對,邱認爲,繼續保留“臺獨”主張,算是民進黨的目標和“理想”。當然,這與江啓臣執掌國民黨後擱置“九二共識”相比,民進黨的內部凝聚力似乎強了不少。

“臺灣前途決議文”爲民進黨贏得200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提供政治基礎,雖然當年主要問題是藍營分裂。等到了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乾脆用了一個更模糊的主張去打選戰,這個主張叫做“維持現狀”。馬英九曾經質問,“現狀”中包括“九二共識”,民進黨要不要維持。蔡英文不答。2016年藍營陷入“換柱”風暴,自己人亂成一團,所以也沒有人去追究民進黨的騙術中天大的漏洞。

蔡英文將“臺灣價值納粹

蔡英文上臺以後,雖然不敢公然宣佈“獨立”,但私底下,小動作不斷,暗潮洶涌。又藉助網軍和媒體的力量,不但拿所謂的“臺灣價值”打壓藍營,即便對於自己的同路人,因爲不同意見,也常以“臺灣價值”大棒子伺候。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已將所謂的“臺灣價值”納粹化。只要不同意他們就是沒有“臺灣價值”。呂秀蓮彭文正陳培哲這些“深綠”,都被無差別攻擊。名嘴朱學恆每次開直播,先戲謔自己,要先充一會“臺灣價值”纔開始直播。

這種極端意識形態,最終害人害己,逼反這些“深綠”不談,也事實影響到臺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決策。這次糟糕的防疫中,種種荒腔走板,其中不無所謂“臺灣價值”作祟。比如,無視人民死活,不積極採購疫苗,而把重心都放在研發自產的疫苗,疫苗沒有研發出來,卻演變成各種“內線”炒股票。又比如,明明國際貿易的通行規矩就在那裡,非要跳過上海的總代理,要到德國原廠買疫苗。大陸和臺灣每年那麼大量的貿易額,以蔡英文這個所謂的“國際談判”的理論,恐怕都不該發生交易。

蔡英文當局當然知道不可能公開搞“臺獨”,所以用“臺灣價值”來暗度陳倉。另外他們的執政理念建立在“推卸哲學”上,問題既然無法解決,就推卸給別人,過去是怪“馬英九”,現在是怪“中國大陸”。之前屢試不爽,尤其在蔡英文第一任民調跌入谷底以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翻身贏得連任,使蔡當局食髓知味,變本加厲,甚至一再傷害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基礎,使兩岸的風險快速累積。

尤其糟糕的是,和陳水扁邱義仁這些政治老手不同,蔡英文的團隊官僚化嚴重,且大量使用毫無風險感知經驗的年輕人,全黨也快速網紅化。所以當聽到警告的時候,那些自信十足的民進黨新貴們,可能都懶得搭理。批評者認爲蔡英文完全不及陳水扁,因爲陳水扁當年至少知道,絕不能挑起臺海戰爭,而蔡英文明知道臺灣被美國在美中對抗中利用到極致,但蔡當局上上下下絲毫沒有風險躲避意識。

陳水扁是第一位民進黨籍臺灣地區領導人,邱義仁創建了民進黨的最大派系新潮流。要不是如此,恐怕也會被那些綠營網軍們拿“臺灣價值”出征。柯文哲最近與趙少康對談,趙問柯文哲爲什麼被民進黨“抹紅”,柯說自己是所謂綠營“神主牌”的228家屬,但他每天看那些綠媒政論,自己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共產黨。

美國對於臺灣的態度

坎貝爾重申,美國繼續奉行一箇中國政策。民進黨籍民許智傑居然解讀爲,美國不是不支持“臺獨”,而是時機未到。也可能,他只是單純想騙騙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也可能,許智傑自己就被自己騙了。

美國爲什麼要支持“臺獨”?難道只是爲了把貿易額其實不值一提的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塞到臺灣人嘴裡?還是,美國人真的喜歡臺灣人像陳時中口罩上的那隻“戰鬥貓”一樣,粘在美國國旗的籠罩之下?民進黨狂熱支持的特朗普說,臺灣就像他手上那隻筆的筆尖一樣,對於臺灣的“重要性”,特朗普根本不屑一顧,至於拜登呢,他應該更在意美國人。所以當蔡英文哀悼拜登死去的狗時候,拜登顯得毫不在意。

蔡英文上臺以後,極度親美,確實也獲得美國對她的一些支持。這些支持包括,突破中美之間的默契,安排一些官員以及政客訪問臺灣,對蔡英文的政治對手國民黨不屑一顧,扣住臺灣自己購買的疫苗不發,卻從自己囤積的疫苗拿出一些打賞臺灣。所以蔡當局稱,這是“美臺”關係史上最好的時候。

羅智強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因爲做“疫苗乞丐”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民進黨籍民代王定宇卻說,國民黨逃到臺灣也是大把拿美援的,所以也是“乞丐”。王定宇的邏輯大概是國民黨歷史上要過飯,所以民進黨現在也能要飯,“要飯黨”豈能由國民黨獨佔?

所謂“美臺關係”最好的時候,是因爲美國對於臺灣予取予求。而且不但予取予求,美國還拿臺灣作爲美中關係中的政治籌碼。李敖說的那句話最經典,“臺灣爲美國做看門狗,買骨頭還要自己掏錢。”

但問題是,之前美國在臺灣問題着墨太深,以致自己國內的一些極端意見開始爆衝,比如鼓吹把“出兵協防颱灣”明確化。而美國剛剛從深陷20年的阿富汗泥淖中拔腿出來,真的就想接着把自己的子弟填到臺海戰場上嗎?另一方面,臺灣島內也受到前期所謂“美臺”關係最好的鼓舞,真以爲美國人會爲“臺獨”打仗,蔡當局也變得有恃無恐,“深綠”更是開始興風作浪。美國當然也不想被那些“臺獨分子”給拖下深淵。

美中關係也走在一個分水嶺上,即便回不去了,但還是保持必要的合作。臺灣作爲被美國支配的棋子,在這個關頭,尤其不能反客爲主,成爲影響美中關係的導火索,所以坎貝爾此刻給“臺獨”潑上一盆冷水。

當然,坎貝爾還說,美國支持臺灣維護所謂“尊嚴”,維持堅實的美臺非官方關係。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很像一個渣男對小三說,他不會離婚,但他支持小三自強自立,因爲他和小三還要維持不正當的關係。

作者: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