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之一不能飛 全民都得擦屁股

立法院22日臨時會表決通過民進黨團提案,要求交通部應以確保臺灣國家利益前提,強化華航「臺灣意象」的國際辨識性。(姚志平攝)

立法院通過華航更名案,華航更名壓力再度浮上臺面。說真的,改名不難,真要改還有在怕的嗎?問題是到目前爲止,沒人說清楚,華航萬一改名後不能飛,就算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可能,後果誰來承擔,受害的豈止華航小股東全民統統拖下水

綠營來說,華航的「China」就是礙眼,尤其新冠肺炎激發仇中情緒,更找到正當性。其實若硬要更名,什麼公司法、什麼顧及小股東權益都是假的,華航當年同意空服員罷工訴求,也沒問過小股東意見政府說了就算。

問題是,華航終歸是間公司,賠錢政府願意補貼,那沒話說,但要能營運吧?如果說新冠疫情只是沒客人好歹能靠貨運賺錢,若因更名導致沒航權連飛都不能,那華航就是直接關門,連掙扎都不用掙扎。

以航權爲例,許多人說,開放天空、航權重談就好了,不會有影響,但沒說的是「萬一有影響怎辦?」以兩岸目前關係緊繃,沒人能承擔因對岸作梗,更名後不能飛、飛機不能降落的後果,更不用談補救。

這些力推華航更名的激進派,可以說出千萬個航權重籤的「沒問題」,但航權本來就是外交延伸戰場,如果真不幸,華航更名後搞到哪都不能飛,只剩狂抱大腿美國,以臺美兩地客源,這真的活不下去。

如果華航底子夠厚,也就算了,問題是新冠疫情已搞到全球航空業快掛掉,要活下去已不容易,這時還搞更名,猶如「別人的囝死袂了」,這到底是幫華航,還是加速華航倒閉?

或許有人說,那是華航股東的事,倒了也跟我無關。問題是,一旦華航倒了,不要說有些航點只有華航飛,造成不便,市場將少掉一半機位供給,就算現在不出國,待能出國時要付出雙倍機票錢,你願意嗎?

臺灣國際處境艱難,想看到「Taiwan」出現各國機場,沒人不願意,但華航營運是現實且務實的抉擇。硬推更名無妨,但應把可能後果說清楚,打算拿多少錢補華航虧損民衆出國的機票錢,再來談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