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恐雨症」宿舍點蠟燭蠶絲被起火 政大:學生承諾不再用

▲政大女宿舍日前因女大生蠟燭造成火警。(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許展溢洪巧藍臺北報導

政治大學女宿舍28日發生火警,事後一名女大生在臉書發文大家抱歉說明,自己因患有嚴重的「恐雨症」,雨季期間有常點蠟燭,讓自己平穩下來的習慣,當天因太累睡着造成蠟燭火苗延燒到周邊物品。政大表示,該生已承諾「不會再使用蠟燭」,將持續輔導員關懷

女大生非常抱歉的在臉書上指出,驚擾宿舍各位同學,但此火警是因爲自己有嚴重恐雨症,不小心點了蠟燭又睡着造成。她也說,還好當時有煙霧檢測,引發火警警器鈴響,一覺起來聽到鈴響,讓他注意到蠟燭火苗,看到小桌面地板局部都是火,發現蠶絲被有點在起火,隨手拿起毯子大面積阻絕給氧的方式滅火,還好最後火勢順利撲滅,並強調非常抱歉造成大家驚慌。

政大表示,確認後火警是28日晚上8點發生,目前女學生身體大礙,宿舍其他學生安全無虞。而當晚校方派員前往關心安撫該名女學生狀況,女學生也承諾「不會再使用蠟燭」。政大指出,接下來校方將持續請宿舍輔導員多關懷該名學生並持續追蹤其狀況。也將在明天組務會議上,請宿舍輔導員加強宣導宿舍安全,並呼籲同學禁止在宿舍使用明火。

▲女大生爲點蠟燭造成火警在臉書向大家抱歉。(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恐雨症屬於特定畏懼症的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包含懼血、懼高,對下雨的恐懼則比較少見。此類患者遭遇特殊事物環境可能會有焦慮、失眠,甚至頭暈血壓不穩、心悸、拉肚子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施佳佐分析,畏懼症的發生原因包含過往經驗引發不愉快情緒,也可能是血清素、多巴胺等腦中的內分泌出現不平衡影響。主要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認知行爲心理治療訓練等。施佳佐解釋,以認知行爲治療可分爲「逐步減敏法」找到其他的正向因素抵銷畏懼情境中的負面情緒,但正向因素也應該考量所處環境,避免造成相關危險;另也有「洪水猛獸法」在專業人士的陪伴之下,面對情境並且逐漸克服。

施佳佐表示,畏懼症並非一定要接受治療,就像害怕血的人可以儘量避免接觸,但若害怕的事物容易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還是建議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