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節能政策 柯文哲:把臺北打造成海綿城市

記者黃瀞瑩/臺北報導臺北市參選人柯文哲(上圖/資料照)15日上午公佈節能政策,也是第14支政策影片,柯文哲主張開源節流,將臺北市打造成先進的「節能城市」,柯文哲指出臺北市熱島效應嚴重,因此主打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以及綠建築智慧建築,並積極開發替代能源

柯文哲邀請恩吉歐社會企業總經理高茹萍共同宣佈能源政策,柯文哲表示,核四停建以後,臺灣社會必須在產業、能源政策上作調整,他舉例產業政策不能再發展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必須發展替代能源,例如:太陽能、風力水力潮汐生質能源等等,而綠建築、智慧建築也能用來減少能源的損耗

柯文哲指出,過去100年北半球增加了0.7度,光是臺灣的都會區就增加了1.5度,1980年以後,臺北市的溫度甚至比花蓮臺東恆春高出了2倍,由此可見臺北市的熱島效應非常嚴重。

對此,柯文哲認爲,應該建設一個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柯文哲分析,臺北市用電量集中在夏季中午,熱島效應最大原因就是都市內過度水泥化、道路建物吸熱但不散熱,因此,柯文哲提倡,市區的道路或廣場改成透水性鋪面,鋪面縫隙當中並沒有封死,下雨的時候可以讓水滲到地底下,不會積在地面上,而當太陽出來時,這些水又可以蒸發來降低整個環境的溫度。另外,柯文哲也主張,推廣綠建築和智慧建築,也必須積極發展太陽能,目前中央政府採取屋頂設太陽能板的政策,作法緩不濟急,因此只要臺電願意以合理價格來收購,柯文哲主張公開招商,由發電廠商來投資設立太陽能電廠。至於如何使用公共空間設置太陽能板,柯文哲則說,像快速道路捷運高架道、河濱灘地、南向山坡地都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