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神”樑晶:跑過“八百里流沙”,倒在了自己三次奪冠的地方

5月22日,在甘肅白銀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遭遇極端天氣,導致21人遇難。昏迷後被救的張小濤發微博說:很難過的是,到現在爲止,前六名只有我一個倖存者了。

馬拉松名將樑晶沒有那麼幸運,他倒在自己三次奪冠的地方

“不會因爲刮點風、下點雨就棄賽”

“我前天下午看到新聞照片時候,認出來確實是樑晶,我特別難以接受,他年輕,才30多歲,正在巔峰期,說沒就沒了。”李玉陽是樑晶的好朋友,二人相識於一場馬拉松比賽

前三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冠軍都是樑晶,今年是他第四次參加。

前三次比賽都沒有出現過像今年一樣的極端天氣。據參賽者“流落南方”在微博上回憶,5月22日,黃河石林風景區內的天氣先是由晴轉陰,隨後下起了讓人睜不開眼的大雨。風力則達到七八級,扯碎了運動員身上的保溫毯。

馬拉松高手追求輕量化,通常不會隨身攜帶衝鋒衣等保暖衣物,樑晶更是如此。

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的路線是一個環形,圍景區繞一圈後再回到起點,賽程中的幾個打卡點,可以存放運動員們的物資和補給品。運動員們白天出發,要一直跑到晚上,所以會估計入夜時自己所處的位置,提前把衝鋒衣、棉被等物品放在附近的打卡點(checkpoint),抵禦山區晝夜交替帶來的寒冷。

按照樑晶之前的成績,他可以在10到12個小時完成比賽,晚上8點左右就可以到達終點。

“運動員是要了解自己的實力,以此判斷自己的物資存放在哪裡。誰也沒辦法預料到天氣突變,雖然物資就存放在後面的打卡點裡,但已經幫不上忙了。”李玉陽說。

對於越野馬拉松的風險性,馬拉松愛好者心知肚明。馬拉松二級運動員魏靜說,自己曾經參加過一次越野馬拉松,由於戶外運動經驗不足,晚上又冷又黑,險些遇險。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不瞭解馬拉松的人可能會說樑晶這樣有經驗的運動員,應該能準確預估形勢及時折返,但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李玉陽說。

他介紹,馬拉松比賽突發情況特別多,下雨、冰雹、迷路都是經常遇到的。“有的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員要淋很長時間的雨,也是照樣跑,誰會因爲一點小雨就放棄呢?賽前天氣預報顯示沒問題,所以剛開始陰天的情況不可能會讓運動員退賽。只是沒有預想到之後風會變得這麼大,氣溫會這麼低。”

李玉陽說,樑晶性格堅韌,耐力好,能吃苦,不可能輕易放棄。“樑晶是去比賽的,抱着比賽的心情站在跑道上,不可能因爲刮點風、下點小雨就棄賽。”

“很多事情人很難戰勝天。”李玉陽覺得,即使是像樑晶這樣經驗豐富的馬拉松選手,也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

一度靠送外賣爲生,跑友圈被稱爲“樑神

樑晶在跑友圈中有“樑神”的稱號。“樑晶是我們合肥跑步圈裡的名人,也是中國數項百公里跑步、24小時跑步的紀錄保持者。”單超是合肥比較早的馬拉松愛好者,在樑晶不出名的時候就認識他了。

樑晶出生自池州農村家庭,畢業後來到合肥打工,最初很難找到固定的工作,一度靠送外賣爲生。“他因爲喜歡跑步先後結識了合肥跑吧、合肥馬協等跑步組織,然後異軍突起,跑步的天賦才得以顯露,尤其是長距離跑和越野跑。”單超說。

2015年,樑晶辭去工作,專心以跑步拿獎金爲生。

單超印象中,樑晶爲人謙和,在囊括了國內很多比賽冠軍後,依然如此。“我和樑晶是兩個極端,他是快馬,我是蝸牛,每次遇到小樑在一起鍛鍊,他都是從來不超越我,陪跑到終點。”

單超喟嘆,樑晶曾經參加過歐洲最高難度的阿爾卑斯山的越野,跑過多座雪山,也曾經在國內的新疆大沙漠裡跑過“八百里流沙”,沒想到竟然在白銀遇難。

樑晶的粉絲很多,不少馬拉松愛好者把他視爲激勵自己的精神偶像。樑晶的影響力,不僅在老家安徽。“在湖北、在全國,甚至很多國外的選手都知道咱們的樑晶。”李玉陽說。

5月19日,李玉陽在去湖北宜昌參加馬拉松比賽時,遇到了樑晶的粉絲。“那個大姐也是湖北跑團的,問我認不認識樑晶,知道我們是好朋友後,大姐就想通過我加他微信,跟樑晶聊一聊。”

微信好友上限5000人,樑晶的粉絲老早就填滿了他的微信,並且他平時很忙,很少回信息。考慮到這些,李玉陽提出可以給樑晶打語音電話,讓大姐和樑晶聊兩句。

恰巧樑晶在忙,連着撥了幾次都未接通,只能作罷。後來李玉陽告訴樑晶湖北粉絲的事情,樑晶十分遺憾,對李玉陽說,“你早說是粉絲,我就可以提前準備一下,接聽電話了”。

“樑晶這個人,友善、熱情、坦誠,從他對粉絲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李玉陽說。

賽事突發情況預案救援預案薄弱

李玉陽覺得,比賽的組織者應急措施做得很不到位,沒有針對突發天氣的預案,每個打卡點裡的醫療站也不夠,“要有志願者,選手在途中摔倒了、需要能量補給、發生失溫等,就需要醫療站的幫助。”

但他也表示,這次比賽往打卡點運送醫療物資確實不容易。“要在山坡上搞一個醫療站,車也上不去,醫療器材等物資運過去很不方便。提前幾天運過去,成本就太高了” 李玉陽說,他之前參加的馬拉松比賽裡,醫療點也很少。

魏靜認爲,參加越野馬拉松的選手必須要進行嚴格地篩選,確保對方的體能儲備、心理素質和戶外運動經驗達標。

但在她的印象中,這幾年馬拉松比賽籌備得越來越快了。她覺得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大家想把賽事快點辦完,免得在過程中出現疫情,在這種過程中可能會忽視一些細節”。

一位多次組織越野馬拉松賽事的業內人士表示,導致這場比賽結果慘烈有多種原因,比賽場地太開闊、賽事補給簡陋、對於惡劣天氣沒有應急預案、出現惡劣天氣沒有及時叫停比賽。但他覺得,這次組委會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醫療方面,突發情況預案、救援預案做得太薄弱,強制裝備過於簡單。

幾天前,樑晶在抖音上發佈了一段女兒跳舞的視頻,有網友評論:“那你要幹到90歲退休了,樑爹爹。”樑晶回覆說:“186歲。”

誰也沒想到,對“樑神”來說,退休來得這麼快。

延伸閱讀

甘肅白銀越野賽21人遇難!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樑晶遇難(來源:original)

5月22日,甘肅白銀馬拉松越野賽遇極端天氣,造成21名參賽人員遇難。甘肅省委省政府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稱,該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區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跑圈業內人士向天目新聞透露:“這次凍死的一半都是圈內高手,其中包超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樑晶”。5月23日下午,天目新聞記者合肥市馬拉松運動協會確認,安徽籍選手、年僅31歲的樑晶前往甘肅白銀景泰縣參加“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中不幸遇難。

5月23日下午,樑晶教練、合肥市馬拉松運動協會會長魏普龍和樑晶妻子乘坐飛機抵達景泰縣,趕往殯儀館見樑晶最後一面。魏普龍迴應天目新聞記者,“樑晶穿着每次比賽都穿的淺灰色探路者防風衣,下半身是短褲。” 魏普龍哽咽着說,看到樑晶雙膝都已經磨爛了,估計是失溫後人跌跌撞撞受傷所致。

對此,魏普龍質疑樑晶生前大概率遭遇失溫,多次詢問事發時當地溫度,但是目前爲止並未得到官方迴應。他介紹,專業選手一旦在賽中遭到失溫,如果沒有救護的情況下,即使穿了防風衣也最多隻能堅持一二十分鐘,“再往後人的血管都會被凍住,生命難以維繫”。

樑晶跑步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教練痛別愛徒:每次比賽完都會來看我,土雞都買好了

“我已經土雞都買好了,就等着樑晶回來給他補補。”電話中魏普龍幾度哽咽,他告訴天目新聞記者,“昨獲悉樑晶在甘肅越野賽失聯,一晚上沒睡,直到今天上午7點多才收到遇難通知。”

據魏普龍回憶,上一次與樑晶見面是一週前。由於樑晶及其妻子都是他的愛徒,每次樑晶外面比賽回來都會帶上妻子和2歲的女兒去看望他。前幾日,魏普龍得知樑晶去甘肅參加越野賽,他已經買好了老母雞,就等着樑晶回來“再享天倫之樂”。

“樑晶從2012年開始接觸馬拉松,2013開始,我一直帶着他,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義子。”魏普龍說,樑晶是跑圈裡的領軍人物,也是勞模型選手,他一次又一次刷新着自己的跑步記錄。樑晶能有如此赫赫“戰績”與他的刻苦與努力不開。

天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樑晶在跑圈被稱爲“大神”。2014年10月,樑晶在濟南12小時超馬比賽中,跑出了驚人的149.5公里,打破全國紀錄,這也是他拿下的第一個超馬冠軍。隨着馬拉松成績不斷提高,2015年,樑晶辭去工作,走上了職業化道路。記者整理公開獲獎資料中發現,近五年來,樑晶獲得過數十個馬拉松冠軍,被圈內人視爲此次比賽奪冠的種子選手。

值得一提的是,樑晶曾在浙江人跑圈被刷屏。他參加2017悍將杭州超級馬拉松金盃賽,在24小時裡一共跑了267.701公里,相當於繞着操場跑了669圈,並拿走下1萬歐元的最高獎金。

起跑前吃10個雞蛋 樑晶自稱“越野界乾飯人”

每天,樑晶都有在其社交平臺和朋友共享生活的習慣。天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樑晶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發於5月22日8點20分,是一則關於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的短視頻,視頻裡是比賽中遇到沙塵暴。他在這條朋友圈裡說:“這個風有些大,第二次在朋友圈遇見沙塵暴,第一次是在戈壁大帳篷裡,一些小石頭都飛起來了,沙子吹進來了,然後半夜狂風大作,工人加固根基。”

樑晶朋友圈(由受訪者提供)

5月22日,樑晶公開的最後一頓飯,“向六哥學習,起跑前吃10個雞蛋”。在短短几十秒的視頻裡,樑晶穿着一件灰黑相間的探路者衝鋒衣,向網友描述“三口乾下3個雞蛋”。並且他配文,“吃的不是太多,吃了一些雞蛋,雞蛋蛋白能增加飽腹感,但是蛋白賽前吃多了也不好,自己把握度”。

生活中,樑晶一直自稱“越野界乾飯人”。一週前,他向網友推薦一款目前喝過的“最好喝的電解質水” 。看到有人14秒鐘吃完一碗麪,樑晶稱“老人家我不練習下,無顏面對越野界的乾飯人,簡單喝下1.3升水”,隨後,他用20秒幹下一大瓶水。

針對“樑晶在甘肅越野賽遇難”一事,網友紛紛表示心酸。“與其這樣,寧願你做個吃播,可惜再也回不來了,一路走好”“樑神,還想看你乾飯、幹水,跳馬克操”……

比賽親歷者講述:誰也沒有想到惡劣天氣襲來

在跑友圈看來,這場甘肅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越野賽只是一場相對輕鬆的賽事,比賽難度係數不太高,還有高額獎金,冠軍可以拿到1.5萬元,另外還有完賽獎,也就是跑完比賽就可以拿到1600元。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惡劣天氣襲來。據官方情況通報,5月22日13時許,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部分參賽人員失聯,比賽停止。當地馬上組織多方力量搜救失聯人員。

參賽選手張磊(化名)向天目新聞記者回憶,當天上午9時許,要開賽了,但是突然颳起了大風,只是當時大家都沒怎麼在意。由大風颳起沙塵暴,這樣的畫面樑晶也曾拍下,在其朋友圈發佈。

據多名參賽選手講述,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天氣還是正常的。到了中午11點左右,山上又下起了大雨。“雨打在身上,就像子彈一樣”,張磊說,當時他正跑在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感覺人的視線都已經模糊,不過並未收到組委會取消比賽的通知,所以多數選手依舊繼續往前跑。

大約在海拔2000米的時候,張磊稱看到很多穿着短袖的選手在風口倒地,一動不動。他撥打賽事組委會的救援電話求救,不過並沒有人接通。隨後,他在撤退途中又看到10多名選手倒在地上,還聽見人有人哭喊着“救命”,也有三四個人圍在一起取暖。5月22日下午15:30時許,張磊撤回到了山腳,他說,“幸虧,山腳有一間廢棄的房子,很多失溫的選手在這裡取暖。”

撤回的選手(由受訪者提供)

天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名參賽選手在公衆號“流落南方”發佈文章稱,當日的天氣預報並未顯示有極端天氣,22日早上風和日麗,但開跑前天色轉陰並起風。他介紹,有多位選手滯留山上,他們情況各異。有失溫的,有失溫導致了更嚴重情況的,有幾個人找到了一隅稍避風的地方抱團取暖等救援的。

文章稱,“還有一個事實是,我很親近的一位朋友,女生,在快到山頂的地方失溫”。她事後介紹,她失溫了,坐下來,後來是被另外一位女選手叫醒的,之後她發現她的腿摔破了流血,但她完全不記得腿是怎麼摔破的。說明她在那段時間失去意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