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路網規劃 臺北車站恐難負荷 明年6月北捷將分家

地方中心新北報導

原本新店線、中和線相通的淡水線,明年6月起會陸續和淡水線「分手」。新北市交通局局長趙紹廉2日表示,臺北都會區大衆捷運整體路網規劃民國86年覈定營運路線模式,分別爲新店松山線(綠線)、淡水信義線(紅線)等路線,如果新店淡水線繼續維持,於民國101年信義線及102年松山線完工後,原本尖峰時段就已人潮洶涌的臺北車站屆時勢必難以負荷

▲信義線和松山線未來通車後,位居臺北捷樞紐的臺北車站恐不堪負荷。

現階段捷運系統營運模式(新店至淡水、南勢角至北投)是捷運路網建設過程之過渡銜接,使旅客集中在臺北車站、忠孝復興站轉乘,未來各捷運路線陸續通車後,多增加約有9至10處轉乘站(以不出站直接轉乘爲原則),且未來新店線及中和線發車班距將從6分鐘縮短至3-4分鐘,讓新的捷運路網更符合大多數臺北都會區旅客期望及旅運需求。

新北市交通局局長趙紹廉表示,捷運路網採分散轉乘目的在於避免乘客過度集中部分車站,且新店淡水線若繼續維持,於101年信義線及102年松山線完工後,尖峰時段已人潮洶涌的臺北車站屆時恐人滿爲患,遠超出臺北車站的負荷。

趙紹廉局長說,捷運逐線分年完工通車,在整體路網形成過程,須配合調整現行營運行車方式,交通局將會同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及臺北大衆捷運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研商定出最適行車路線與經營模式。